“子舒,為什麼呀?”
看著李紫嫣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架勢。
方子舒心裏暗罵自己多嘴,不知道逗小狗遭狗咬,逗小貓遭貓撓啊?
唉…看來,無聲的回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還得直麵淋漓的鮮血…
“紫嫣,你吃過紅燒肉嗎?”
“沒有啊!什麼是紅燒肉啊?”
“走,我們去買肉,晚上吃紅燒肉。我跟你說啊,這紅燒肉……色香味俱全,包你吃了還想吃”
“快,趕緊先去買肉,紅燒肉做起來可慢了”
看李紫嫣又要問什麼的樣子,連忙催促起來。
唉…這小姑奶奶啊,怎麼這麼多問題啊,比十萬個為什麼還多幾萬個為什麼,不能再翻車了…
方子舒連忙拽著小美女,加快了步伐。
兩人來到東市,找到肉鋪,花了八十文買了半扇帶骨生豬肉,每斤豬肉四文錢,總共二十斤。
這個時代的豬肉多為野豬肉,家養豬很少。
隻有少數大戶人家收集泔水飼養家豬,也是由野豬繁殖而來,而且豬沒有閹割,膻味很大。
方子舒提著豬肉找了家藥鋪,開了二兩百辣雲(薑)。
又找了三家雜貨鋪花了四十文錢,買足了-斤半飴糖(飴糖是一種以米和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
其他的作料沒辦法,也找不到,隻能用薑祛腥除膻,飴糖潤色調味,少許鹽即可。
提起紅燒肉(東坡肉),大家自然不能忘記那位將吃紅燒肉事業推向高峰的人…蘇東坡。
正是由於他的努力,紅燒肉才得以從低層走向了上層,從老百姓的菜鍋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
其實,那個源遠流長、名響大江南北的東坡肉說穿了也就是紅燒肉。
考究紅燒肉的曆史,確實難以說清楚它產生於何時、何地,不過,由於東坡先生孜孜不倦的努力,從他那時起,紅燒肉就正式的走上了曆史的舞台。
【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從這首蘇東坡的《食豬肉》詩,不難看出蘇老先生不僅是“每日早來打一碗好吃”,而且,還深諳紅燒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烹飪之道。
方子舒提著半扇豬肉,李紫嫣提著糖和薑,兩人來到縣衙。
門口的一胖一瘦兩名衙役,分左右而立。
看方子舒提著半扇豬肉,心裏有些奇怪,這都是下人幹的事,小姐還親自買豬肉啊?
兩名衙役雖然覺得奇怪,也不敢問,恭敬的將兩人迎入縣衙。
看兩人走遠,麵麵相覷一下,胖衙役看著瘦衙役說道:
“李四,你說小姐買豬肉做什麼?又不好吃,又腥又膻的,還不如狗肉好吃。是嘍,晚上去我家,喝點”
“好啊,我說二胖哥,有得吃就不錯了,你別說,那個提豬肉的少年可真俊,從來沒見過這麼俊的少年,是不是姑爺啊?”
“唉…李四,你可不要亂說話,現時不同往日。今日,縣老爺大動幹戈,撤換了好幾個位置,你我也就混口飯吃,可不能亂說,小心禍從口出”
“唉…也對,這個年月混個飽飯可不容易,可別把飯碗給砸了。不過,我覺得,縣老爺是個好官,隻要認真跟著縣老爺做事,不要東想西想的,養家糊口沒問題的”
“這個倒是,算了,別說了,好好當值”
兩人規規矩矩的站立兩旁,不再言語,也怕隔牆有耳,害了性命。
大漢王朝因戰亂趁勢而立,立朝初期又內亂不斷,王朝采取血腥鎮壓,死傷無數,現大漢朝境內,地廣人稀,一片簫瑟。
從曲江縣城至大漢王朝都城鎬京,全程兩千二百多裏地,騎馬日夜兼程也要二十多天,如果日行夜宿也要五十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