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以德服人”的人,即使能力再強,也不可能擁有極佳的人脈。因為在所有人眼中,“自私”就是你的代名詞,自然敬而遠之為妙。
我們總在分析,為什麼大選之中的奧巴馬可以擁有極高的人脈。其實答案很簡單:奧巴馬懂得以德服人。即使對於對手,他也是這麼做的。
2008年,麥凱恩選擇的助手佩林在剛開始的時候被眾人看好,然而媒體隨後曝光,她的女兒未婚先孕,這令佩林的形象大受影響。人們也再次懷疑麥凱恩的選人眼光,質問他到底有沒有選擇一個優秀助手的能力。麥凱恩也處於尷尬境地,形勢不容樂觀。
很多人認為,奧巴馬會借此對麥凱恩進行強勢的攻擊。因為在美國,無論何種競選,隻要挖出對手的一丁點兒不利消息,對對手的打擊可能就是致命的。然而,奧巴馬並沒有火上澆油。在隨後的選舉演講中,他隻字未談此事,而是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戰勝對方取得勝利。他的這種行為被認為是“德”,是高尚的品行。
從這以後,不僅是選民,就連麥凱恩及佩林也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正是憑借自己高尚的品德,奧巴馬折服了眾人,獲得了支持。
年輕人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擁有如奧巴馬一樣的德行。正如卡耐基所說:“很難想象,一個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能結識真正的朋友,獲得長久的事業成功。這樣的人很難有人能與之長期合作,因為這種人不是搞一錘子買賣,就是過河拆橋;這種人在家庭中,也會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極有可能給家人造成痛苦和不幸;他們甚至還可能因為某種利益的驅動,鋌而走險、落入法網。”
在中國,大名鼎鼎的牛根生如奧巴馬一樣,同樣善於“以德服人”。牛根生原本是伊利集團的創始人之一,後來主動跳槽建立蒙牛。但與許多跳槽的人大罵原單位負責人不同,牛根生始終對伊利的另一位創始人鄭俊懷保持著尊重。他說:“沒有鄭俊懷,就沒有現在的牛根生。”
2004年,因為經濟問題,鄭俊懷被檢察機關隔離。在常人看來,競爭對手出現問題,自己就一定要將其“斬草除根”!
然而,牛根生卻沒有這樣做,他立即托人給鄭俊懷及其妻子和母親各送去1萬塊錢。他說:“我並不是很清楚老鄭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因為我離開伊利已經6年了。但通過16年的接觸和共事,我自己覺得不太相信。因為在我離開伊利的時候,老鄭和我有過一段對話。他說我性格比較外露、外向,年輕氣盛,出去以後對我辦好事業的能力、水平、操作技能等不懷疑,唯一擔心的就是千萬不要違規、違法。所以對於這種問題,老鄭提醒我多注意,自己又怎麼會不注意呢?”
牛根生的這番話引得所有人送上了佩服的掌聲。此後,他多次幫助鄭俊懷這位競爭對手。2005年,鄭俊懷的妻子向牛根生求助女兒的留學學費,牛根生率領眾人,拿出了三十萬元。當牛根生親自把這筆錢送給鄭俊懷的妻子時,這個堅強的女人忍不住放聲痛哭。
2009年,重新自由的鄭俊懷離開了內蒙古,來到黑龍江創業。因為,他被牛根生的“以德服人”所折服,不願再與對自己有恩的牛根生正麵競爭。
換了是你,會如牛根生一樣,幫助一個自己的競爭對手嗎?你當然可以選擇“否”,但如此一來,你的人脈網必然會大受損傷,因為所有人都會認定你是個冷血之人!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以德服人”是一個人應當貫穿一生的好品質。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道德對於人的要求雖有著不同的變化,每個人體驗和經曆的內容也不一樣,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變的,它對每個人的人生大廈起著支撐作用的定律是不變的。
麵對即將離職的下屬,我們則更應該提倡“德”。如果你對離職下屬表現出一種漠然甚至是諷刺的態度,那麼其他下屬就會認為,原來你的心胸如此狹窄,在你的手底下工作真是一種罪!這,正是一種沒有“德行”的表現。這樣一來,誰還會願意成為你的人脈?
所以,看到有下屬將要離開,我們必須表現出足夠的道德風範。我們應該了解他離職的原因——如果是家庭原因,我們應當積極出謀劃策,看看能否有轉機;如果是自己創業,那麼不妨送上祝福。這樣一來,下屬就會認為:領導的心懷如此寬廣!這樣的領導,自己怎可能討厭?
總而言之,想要服人,就必須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就像奧巴馬一樣,幹幹淨淨地進行選舉,而不是通過緋聞、醜聞等不良手段攻擊對手,不采取那些旁門左道,這樣的勝利就會更加讓人信服。讓道德的光環圍繞著自己,這樣的人,才能獲得更多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