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港片的興衰(1 / 2)

各位讀者大大,本書評分太低了,能賞個五星好評嗎?謝謝各位了!

廖鴻儒一直是港片的資深愛好者,他也想在港片沒沒落之前,親身去感受一下港片的輝煌。

港片一直是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排頭兵,無論在藝術水準還是專業水平上都一度代表著華語電影的最高水準,也是華語電影史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華麗篇章。

巔峰時期,香江每年要拍攝300多部港片,向世界輸出電影的數量僅次於好萊塢。

要知道當時的香江總人口才五百多萬人,其中就有十分之一的人在從事電影以及電影相關的行業。

港片作為曾經香江最輝煌的一張名片,不止在香江本地被人追捧,在日韓、東南亞等地,更是常年霸占著票房的前列。

在港片的輝煌年代誕生的港星們,更是成為了泛亞地區家喻戶曉的明星,李小龍、成龍、李連桀、周潤發、張國容、劉德華等巨星在日韓等地更是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歡的明星。

比如說在韓國,至今張國容演唱的《當年情》仍舊時不時就出現在影視娛樂作品中,成龍在韓國也有著很高的地位,他們也尊稱成龍為成龍大哥。

港片的最鼎盛時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在這個時期,香江電影工業經曆了快速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巔峰。

上世紀70年代初,香江電影開始嶄露頭角,逐漸成為亞洲電影的重要中心。

這個時期,香江電影工業開始大規模生產電影,湧現出一批才華橫溢的導演和演員。

公司代表:邵氏、國懋、長城、嘉禾。

導演代表:李瀚祥、張徹、胡金全、楚源、許冠紋等等。

影星代表:李小龍、許冠紋、許冠桀、狄龍、薑大為、王羽等等。

影片代表:《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鬼馬雙星》、《摩登保鏢》、《半斤八兩》、《大軍閥》、《獨臂刀》等等。

上世紀80年代是香江電影的黃金時代,這個時期,香港電影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創新的拍攝技巧贏得了廣泛讚譽。

這個時間段是香江電影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瘋狂的時代;那是一個製造英雄的年代,也是一個偶像泛濫的年代。

這個時期香港每年大約200部電影的產量,電影院每天都上映的新的電影,無數的英雄偶像,人氣巨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崛起的。

公司代表:邵氏、嘉禾,金公主。

導演代表:徐刻、吳雨森、王金、洪金寶等等。

影星代表:成龍、周潤發、李連桀。

梁佳輝、梁超偉、劉得華的“雙梁一劉”

林清霞、張蔓玉、梅燕芳、鍾初紅得的“霞玉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