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特訓營這次從獨峪出來作戰,每個戰士是攜帶的三天的口糧,是由供一天吃的玉米麵、高粱麵混雜蒸出的窩頭和供兩天吃的生麵組成的,另外呢每個戰士還帶著一大塊的鹹菜疙瘩,這就是基本口糧!這就很不錯了,能吃飽了。
從東線撤回來的二十團其他三個營呢,除了也差不多的粗糧搭配的口糧外,楊棒子還下令把後勤部庫存的繳獲的肉罐頭都拿出來分給各連隊,同時讓靈滿行署呢幫著買些山羊啥的,當作肉類補充。
不過呢因為守著自己的家門口,行軍打仗還是駐守休整,都不需要攜帶很多的糧食,這是八路軍比鬼子唯一強的地方,43年整個十一分區莊稼收成不錯,軍分區和行署的糧食儲備足夠支撐半年的。
這就是說從攻守雙方來看,目前楊棒子的八路是沒有吃的後顧之憂的,再看清水大佐的憂慮,先算一筆賬通常日軍的野戰部隊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在部隊行軍開始的時候,普通日軍士兵需要攜帶6天的口糧。
這6天的口糧包括括3天的精米(2610克),1天的餅幹(690克),2天的壓縮幹糧(1380克),1天的罐頭肉(180克),6天的幹肉(720克),6天的味增粉(180克),6天的味增(450克),6天的砂糖(120克),6天的鹽(30克),6天的營養食(270克),這些總重量已經接近7公斤了。
除了這6天的口糧以外,日軍士兵每個人必須攜帶2天的應急口糧。應急口糧重量為1700克,主要是不需要燒煮的餅幹(也可以是大米),肉罐頭,鹽和醃菜這類,因為激烈的戰鬥中一般沒有時間做飯。
應急口糧並不是給士兵自己吃不上飯時候應急用的,而是必須在指揮官下令的情況下,才允許使用。不然就算士兵活活餓死,也不允許動用應急口糧,違者會被嚴厲懲處。
應急口糧一般用於日軍作戰的最後關頭。以在抗戰的作戰來說,一旦指揮官下令使用應急口糧,就說明出現兩個情況,一是日軍後勤補給已經被切斷或者中斷,二是戰爭已經到了緊要階段,如果2,3天內日軍不能獲得成功,恐怕就隻能撤退了。
抗戰中一旦日軍被**包圍導致補給斷絕,日本空軍往往會空投大量這種應急口糧。比如台兒莊戰役期間被痛擊的第10師團,太原會戰中平型關戰役被**包圍的第5師團,武漢會戰在萬家嶺被包圍的第106師團,都靠這些空投補給苦苦支撐。
普通口糧加上應急口糧的近2公斤,光是口糧就要將近9公斤的重量。再加上步槍,彈藥,九九式背囊,衣物,雨衣,毛毯,牙刷牙粉毛巾肥皂,甚至還有150張衛生紙,日軍這樣負重也就有20公斤了。好在日軍在長距離機動的時候,往往依靠鐵路,汽車,運輸船之內,所以真正步行行軍還是有限的。
而清水的特戰聯隊除了攜帶這些一般野戰部隊的負重外,每個人還加了五公斤的彈藥,也就是把全聯隊的彈藥基數增加了一個基數,分攤到士兵身上,這樣特戰聯隊的單兵就達到了每人至少25公斤的負重量。
從這樣看,清水大佐要想在走馬驛守上三個月,按照每個士兵一天的基本口糧消耗量計算,他光口糧這一塊就需要儲備三百噸以上!這對於後方的華北方麵軍來說,也是個很困難的運輸任務!因為陸路不同,全靠飛機來完成這種補給,確實很難。
清水對於空軍的定期補給是不打算報什麼希望的,冬季山區風大氣候惡劣,飛機來不來的都說不準,還能指望他們定期空投?還不如一旦方麵軍要求他駐守下去,就一攬子的讓飛機把三個月的基本物資空投完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