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日軍對敵後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軍委任務加重,又把中情部中的軍事部門大多分回軍委總部工作。中情部與中社部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主要任務是軍政戰略情報的獲取與研究,也保留較小的機構指導各根據地的保衛工作,指導情報工作用中情部的名義,指導保衛工作用中社部的名義。
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兼任中情部部長,副部長三人: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總參謀長葉劍英、中社部副部長李克農。部長康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政治運動,王稼祥因病沒有到職,葉劍英來得不多,部裏的常務工作實際由副部長李克農主持。
當年中央特科的‘龍潭三傑‘,錢壯飛在長征途中遭到敵機轟炸離散犧牲,胡底在長征中被肅反錯殺,隻剩李克農一人,被公認為黨內的情報專家。李克農主政,立即對**的情報工作展開全麵部署。
根據中央指示,中情部樹立調查研究和情報工作密切相關的觀點,明確情報工作為黨的整個路線、戰略、策略服務。同時還下發文件明確情報工作的任務:一方麵進行一般的調查工作,係統地搜集有戰略意義的公開半公開材料;另方麵進行秘密的情報工作,采集敵人各方麵的軍政機密消息。
中情部工作以日偽、國民黨、歐美三方麵為主要對象,調研其政治、軍事、黨派、人物、特務、社會情況。將全國分為幾個地區:陝甘寧地區,晉察冀地區,香港、上海地區,晉綏地區,華中地區,重慶地區,西安地區。各地區建立情報電台、情報交通站、交通線等聯絡指揮係統。
**秘密戰線的宿將幹才,紛紛走上情報第一線。周恩來駐紮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負責與國民黨中央聯絡,同時領導**南方局的秘密工作。董必武、葉劍英、王若飛、博古、吳玉章、鄧穎超等不時往來重慶。
**親自要求各省調查上層人士情況,南方局部署全麵調查國民黨的黨、政、軍、財、文、特情況。南方局的情報關係打入國民黨深處,中央黨部秘書處、機要處、軍統、中統和宋子文、孔祥熙、白崇禧、陳誠、戴笠身邊都有秘密**員。劉少文還創造性地將情報活動與經濟運營相結合,秘密籌辦公司,為黨積累經費。
林伯渠在陝西省會西安,謝覺哉在甘肅省會蘭州,公開職務是八辦代表,同時也領導西北的地下工作。晉察冀邊區是陝甘寧邊區以外最大的根據地,杜理卿和譚政文派往華北地區開展工作。
中社部副部長潘漢年親赴上海、香港地區,就地隱蔽,秘密開展工作。設點、連線、結網,**的情報工作很快形成覆蓋全國的網絡。中央確定的地下工作方針是:‘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
當時國民黨中統專門負責**特務工作,局長徐恩曾敏銳地看到**已經‘實現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立即派人潛入延安,從抗大得到一本張浩所著教材《黨的策略路線》。徐恩曾從中分析**的新戰略:**懂得在國共再次合作之後,必須及時組織自己的軍隊,必須及時在友軍中進行工作,必須盡量保持公開活動的機會,必須穩紮穩打,避免刺激,尤其重要的是在羽毛未曾豐滿以前,隱忍退讓,避免與國民黨分裂。
徐恩曾又判斷**的新戰術:歸納起來,就是要每一個地下工作人員,人人都有正當的職業,生活言行都和普通人一樣,讓別人絲毫看不出他是**員,這就是**新地下戰術的特色——長期隱蔽。
這一情報工作的重大轉變,連長期和我黨地下人員鬥的你死我活的中統都驚歎,可想這個轉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