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武工隊是啥? 第二節 趕上這撥了(1 / 2)

武工隊和遊擊隊的區別主要在這幾點上。.

一是活動的地區不同。遊擊隊一般活動在遊擊區,武工隊則基本活動於敵占區。遊擊區有一定群眾條件,有秘密的抗曰**可以在夜間活動,有可以回旋遊擊的餘地。而在敵人的“確保治安區”,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幾乎男女老少都被敵人組織起來了,象什麼“防共自衛團”、“防共青年團”、“防共婦女會”、“防共兒童團”等等。

武工隊剛剛進入敵占區時,追殺他們的,並不象以往表現的那樣隻是少數的**,而是幾乎所有加入各種防共組織的一般群眾。隻要他們在哪個村一露頭,哪個村的男女老少就一起上陣,又敲鑼又叫喊又追捕。在這樣的環境中,別說開展遊擊戰,連立足都十分的困難。而這樣的情況,在遊擊區是基本不存在的。.

二是組織形式不同。遊擊隊有受縣委領導的,有受區委領導的,也有受軍分區領導的,還有自發的,而武工隊全部是受軍分區政治部領導。

三是人員的構成不同。遊擊隊的隊員是可以放手征召的,人員越多越好,隻要願意參加抗曰的,一般是來者不拒。武工隊的隊員則都是在具備長期實戰鍛練有高超殺敵技能的敵工、鋤殲、偵察等專職幹部和主力兵團的班排長中精挑細選的。

和遊擊隊相比,武工隊的成員更精悍。而這裏說的精悍,主要的還不是他們的武藝如何,不是他們手裏的家夥如何,不是他們遊擊作戰的經驗如何,主要的是能不能準確掌握黨的政策,會不會做敵軍工作,會不會做群眾工作。

最低限度你得會寫標語傳單,你得會組織開會演講。這是他們的使命要求的,也是武工隊之所以能夠在敵後之敵後那樣艱苦的環境中有所作為的法寶。而如此高標準的軍政素質,並不是每一名遊擊隊員都具備的。

四是主要任務的不同。遊擊隊有打仗的任務,而武工隊則沒有打仗的任務。不論晉察冀、晉冀魯豫、山東、晉綏,還是八路軍總部,都不僅沒有將打仗作為武工隊的任務,反而還一再強調武工隊不是遊擊隊,不能過分地刺激敵人而忘記自己主要的工作。

劉伯承就曾反複強調武工隊的任務是政治進攻,不是軍事打擊,不能作無謂犧牲,羅瑞卿還曾批評過一些對武工隊任務不熟悉的領導幹部,批評那些將武工隊當作遊擊隊使用的軍分區領導。

為什麼呢?因為武工隊活動地區敵強我弱的態勢限製了他們,如果非要這麼幹,則無異於自殺,而這,顯然不是八路軍所提倡的。影視作品裏模仿西方槍戰片表現的武工隊經常與鬼子刀對刀槍對槍的硬拚血戰的場麵,基本是不存在的。

大凡隸屬於軍分區的武工隊,其近戰兵器在當時是相當棒的。不論隊長隊員,都是雙槍。有的是兩支短槍,有的是一長一短,而短槍基本是德國造盒子炮,長槍則既有馬槍,也有卸掉槍托的美式湯姆遜衝鋒槍。

武工隊不打仗,那對他們的實戰經曆要求那麼高武器配的那麼強幹什麼呢?要知道,武工隊的工作環境是敵占區,是全沒有根據地支撐的敵人的後方統治中心,你不找敵人打仗,可敵人是不會允許你在他的縣城裏在他的模範治安村裏搞宣傳貼標語開會演講的,是不會允許你動不動就到他豢養的**家中殺人索命的,他要找你打你的呀。

身上沒有點功夫,沒有幾件家夥,你就空著兩手等敵人來捕你綁你嗎。所以,武工隊的家夥,就象劉伯承說的那樣,不是用來打仗的,是用來為政治進攻提供保護的。

而實際上,雖然武工隊沒有打仗的任務,但短兵相接的遭遇戰鬥,對於他們來說卻是經常要應對的,隻是他們絕對不會戀戰,更不會象電影電視劇中表現的那樣主動找敵人明火直仗硬碰硬對打。

就以馮誌曾任分隊長的九分區武工隊來說,從四二年秋組建,到四五年抗戰勝利,前期活動在偽河北省會保定周邊,後期轉戰至曰軍駐防重地天津近郊,多次進出保定天津城內,創造出驚人戰績,卻沒有一人犧牲也從無一人重傷。要是象影視中表現的那個打法,在保定天津那樣的地方,我看他們一個也別想活下來。

第三,武工隊的工作重點在農村的基層而不在城市也不在上層。現在電影電視劇裏,有一種趨勢,總是將對手的級別越寫越高,由以前的曰偽小隊長中隊長到今天的大隊長聯隊長旅團長市長省長。

似乎隻有這樣拍,才能借以表現那些公館、宴會、洋車、洋樓的奢侈豪華,才能借以表現那些姨太太大小姐**戲子們的嗲聲嗲氣,才能得到較高的收視率,才能讓自己的口水滿意地流出來。

實際這是錯誤的。武工隊的工作重點是在農村,是在棒子壟裏在地道裏在炕頭上,是在滿腦袋高梁花子一身臭汗的莊稼漢身上,是在偽軍偽警偽組織的下層。

為什麼呢?其一,占領農村這塊廣闊的天地,是**武裝鬥爭曆來的工作重心。

其二,是由當時麵臨的鬥爭環境決定的。在敵占區的廣大農村中,有敵人建立的各級**組織,分駐著遍地的偽軍下層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