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隱喻:讓一個乞丐去想象一個國王的生活,他一定會認為國王天天吃的都是紅燒肉,因為,在一個乞丐的眼裏,沒有比紅燒肉更好吃的食物了。事實當然並非如此。
而我們大多數人在心靈上都是那個乞丐,在我們看來,現實物質世界的享受變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消費主義從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漫延到經濟崛起的中國,而中國人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地崇尚金錢與外在的成功。人類也正在經曆有史以來最最深刻的生存恐懼。不像農業社會,人們的生存危機不會過於強烈,因為,大不了,你可以去地裏刨一刨,總能有辦法吃飽肚子,可工業社會所創造的環境是一個不斷地變本加厲的競爭環境,物質文明越是發達,人們卻越是擔心自己活不下去,或者活得不如別人好。現代人的內心,嚴重地缺乏安全感,普遍地懷著一種深刻的生存焦慮。人人都想活得像一個國王,不斷地向外追求,但越是向外追求,你就越是像一個乞丐,哪怕你追求到了外在的成功,你的內心仍然是匱乏的,你缺乏一個王者與生俱來的安全感。是的,如果你沒有內在的富有,你永遠都會是一個乞丐,永遠都有一個深層的生存焦慮等在那裏,就像我們曾經經過三年自然災害、過過苦日子的祖輩父輩一樣,今天的生活哪怕再富裕再好過,他們仍然喜歡省錢,仍然有一份擔心。人類的苦難就來自於這個頭腦的悖論,沒有的時候,拚命追求,想要得到;而一旦得到,又害怕失去,永遠患得患失,沒有片刻的安寧。
丟掉你的那些恐懼,因為你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你以為你手裏抓著的是寶貝,其實,等你走到了真理的麵前,走到了神的麵前,你才知道,你曾經視為寶貝的,都隻是一些爛石頭而已。是的,有一刻,你的自我會開始消亡,你仿佛麵臨一個巨大的深淵,你不知道前麵會發生什麼,你會害怕,害怕得渾身發抖。可是,讓我來告訴你吧,跳下去,跳進那個深淵裏,在那個穀底,你將會遇見光明,遇見寧靜,遇見愛,遇見真實的你自己。
同時,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並不是教你去排斥物質生活,物質和精神並沒有矛盾,它們不是對立的,是我們分裂的頭腦喜歡將所有的東西都二元化,對立化。你甚至根本不需要去壓抑你對物質世界的欲望,隻是帶著這個欲望往前走,往內走,慢慢地,你會發現,你越來越富有了,你不再像一個乞丐了,你有了一份深層的安全感,而這個內在的安寧,將給你的周遭創造出平靜與和諧,你開始變得具有王者之相了:友愛會向你聚集,財富會向你聚集,真理會向你聚集......這就會應了那句名言:內聖而外王。
活在這個世界卻不屬於它
由激情而生出的感情是有熱度的,它看起來很美,很有生命力,但是,在它的背後,卻是一個想要抓住的欲望,是自我想要生存時一個看上去很美的表達
這些年,工作幾乎變成了我生活的全部。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我是個天生的“非工作狂”,整日介就盼著無所事事,嗜睡如命,喜歡各種風花雪月的事情,從前隻花10-20%的精力用於工作(我更喜歡說創造這個詞)上。可是,存在的安排,好像要讓我補上過往30多年的“不思進取”的課,這些年的生活完全和以往倒了個兒。
那天,在忙乎了一天之後,背著包走出辦公室,我又忍不住地從心裏笑出來,我對同事說:我很開心,沒來由的。我在辦公室裏吹了幾句口哨,同事很驚訝,問:剛才是你嗎?我說,是啊,是我呀。
以前有聖人教導我們,要以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情。在我看來,今天是要以入世的態度來做出世的事情。實在是沒有什麼可執著的了,看清實相之後,世界還有什麼值得你去“出”去“入”的?本來就是一場空啊。那就隻好變得看上去很入世的樣子,做計劃、定目標、吃飯、見麵、談判,一切的一切,就像在演一場戲,但是要演得很真,很入戲的樣子。哈哈。
有人說我的眼睛變得沒有了焦點,有的人覺得我的眼睛看上去很冷。我想,當那個入世的激情已經不再的時候,你的眼睛就會變成散焦的,冷的,因為心已如深海般寧靜了。聚焦的眼睛是因為內在有一些目標想要去達成,而如今已經沒有目標了,為什麼還要聚焦呢?眼睛反映的就是我們的心。想起從前,多少人說我的眼睛含情脈脈太多情,我想,那也是因為當時的心裏還有太多的對人世間“偉大愛情”的執著吧。看穿了“愛情”的幻像之後,至少對於我來說,真正需要“入世”的理由也就絕大部分不在了。當然,後麵還有對所謂“使命感”的超越,對開悟的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