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氣球升空的時候,曾凡並沒有在現場,而是正在距離不太遠的香山頂上,王守仁和戴義兩人陪在他身邊。
香山的海拔六百多米,熱氣球升空的地方海拔不到一百五十米,即便是升到頭也不過三百多米,仍然沒有香山頂上的高度,他們可以從容的觀看。
王守仁放下手裏的望遠鏡,小心的詢問道:“皇上對謝司業的熱氣球有何評價,還值得入眼嗎?”
“三個月時間,就能做到這個程度,也算不容易了!”曾凡心裏不以為然,但也不好意思太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載人實驗技術成熟後,他們準備放開繩索,進行更高高度的漂浮實驗!”王守仁彙報後續的計劃。
“熱氣球自由飄蕩危險性很大,方向難以精確控製,最好去關外找足夠寬闊的地方做實驗,對人類來說,熱氣球是上天最笨的方法!也是現階段最容易實現的,你們還需要多努力!”曾凡鼓勵道。
“皇上的話臣一定轉達給他們!”
“格物之道沒有權威,我也不過是比你們學的早一些,見識多一些,說的也不一定都對,書上的理論也是如此,你們要懷著質疑的心態去學習,如果誰能通過切實的論證推翻書上的理論,那我都要親自給他頒獎!直接給他一品官員的待遇!”曾凡說出了更重磅的獎勵措施。
“皇上此言可當真?”
“你文采好,就照我的意思擬定一道旨意出來,回去給你的學生們宣讀!”
曾凡頓了頓又對戴義吩咐道:“格物學高等教材上,也把這個旨意印上去,獎勵範圍不止格物院,包含所有人!”
盡管許下重獎,其實他並不認為短時間內有人能領到,就算是王守仁,沒有十年時間潛心鑽研,都夠嗆能將後世的這些科學理論融會貫通,少了後世很多驗證的手段,理解起來更難,哪怕有他的暗中點撥也是一樣困難。
沒有全盤的理解,怎麼可能推翻後世無數人智慧創建起來的理論體係,即便是他自己,現在也還是在質疑的階段,談不上推翻哪個重要的物理理論。
他對微觀世界的研究和感悟,仍然要借助現有眾多理論的支撐,沒有那些前人的諸多理論成果指引,他也達不到現在的境界。
頒布這個懸賞的意義,更類似於佛道的成佛成仙,對凡人起到一定激勵作用,有所不同的是,他的獎勵看得見摸得著,不像成佛成仙那麼虛無縹緲。
現在不可能,十年後,二十年後,積累到一定程度,總有人能領到,就算領不到最大獎勵,多學習格物知識,對現實世界也能有更清晰的認知,對個人的生活都會有所幫助提升。
盡管沒有去現場觀看,借助熱氣球帶來的轟動效應,曾凡頒布的旨意也算為格物學做了一次更深層次的推廣,企圖借此增加人們了解學習的欲望。
半年多來,格物學的書籍盡管下發到了各個省,更多還是在讀書人的層麵傳播,影響力沒那麼大。
現在,京城西北方向,飄在天上的熱氣球那可是三教九流人人都能看到,現場更有數萬人見證了蕭瑜站在熱氣球下麵的吊籃裏升到高空,然後又平安降落下來。
熱氣球是格物院造出來的,而格物院就是皇帝為了推廣格物之學設立的機構,裏麵的學子都是從國子監選拔,待遇還高於國子監學生。
通過這次熱氣球載人上天的事件,也讓更多人聽到到格物學這個名字,皇帝還頒布旨意,無論男女老少、士農工商何等身份,隻要能推翻格物學中的一個理論,就能獲得皇帝親自接見,終身享受朝廷一品大員的待遇。
這個獎賞可就太有誘惑力了,也跟隨熱氣球載人上天的消息傳遍了京城大街小巷,引得人人熱議。
京城各大書店裏格物學書籍都是幾乎以成本價銷售,比其他的書籍更厚,價格卻賣的最便宜,十幾文就能買一本,借助這股熱潮一天就能賣幾千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