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祭酒,皇上答應過來了嗎?”格物院的司業謝迪,王守仁的副手過來詢問道。
熱氣球的主意是他出的,也是他帶著人設計做出來的,對這件事最在意,可惜他沒有哥哥謝遷的麵子,皇帝估計都不認識他。
“沒見到皇帝,戴公公讓人傳話,先拿動物做幾次實驗,確定安全再上人,這種複現書上裝置的實驗,以後不用去請示,皇上不會來!”王守仁複述道。
聽了他的話,謝迪有些失落,不過很快就看開了,他們覺得無比重要,對皇帝來說卻無關緊要,皇帝在五百年後見過的東西肯定比他們的熱氣球厲害多了,確實提不起興趣。
“那也無妨,有了這次的經驗和數據,我們以後肯定能造出書中沒有的東西!”謝迪自我鼓勵道。
“不能好高騖遠,先把熱氣球造好,要能精確計算出載重量,碳消耗數量,滯空時間各項數值,關係到你們的力學、熱學、數學、幾何等多門學科是否學的紮實!”王守仁叮囑道。
在京城裏格物學他學的是最快的,格物院所有學生的實驗他都要關注了解,還要清楚每個實驗運用的原理,及時發現他們的錯誤,這給了他很大的壓力,也成了不斷他深入學習鑽研的動力。
王守仁並沒有熱衷於搞複現實驗,別人的實驗他看到,知道了原理和過程也等於做過,他更側重於對理論的理解。
他知道所有這些學科隻是外在表象,後麵有一套統一的理論在支撐這些表象,對這套理論的深入研究才是皇帝最希望他做的事情。
盡管他自負聰慧絕倫,可是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剛剛入門,距離登堂入室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皇帝寫出來的高階教材,大部分他還看不懂。
在香山腳下格物院裏,王守仁也有專門的住處,每個月除了休沐日回城裏的家,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城外,專心的鑽研格物學那些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仿佛又回到了會試前的那些年。
有所不同的是,那時候專心學習是為了高中進士,博取一個功名,現在專心學習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求道之心,增進對物質世界的了解。
顯然,皇帝的格物之道不是靠打坐參禪就能學會,除了要有極高的天分外,還需要足夠的時間去刻苦鑽研,隻有對物質世界有了足夠深入的了解,才能進入個人修煉和感悟的階段。
格物院現在有七百多學生,都是從國子監因興趣轉過來的,不是隻有這麼多監生願意過來,而是現在隻能招這麼多,皇帝推崇格物之學,好學者當然趨之若鶩,但是他不能什麼人都收,入學也需要考試,確實有一定天分才能進來。
隨著格物學教材頒行天下,今後學習的人越來越多,可以想見今後格物院的入學門檻也會越來越高。
謝迪主持設計和製造的熱氣球在三天後升空,上麵放了一隻黃狗進行試驗,按照他們計算的時間,熱氣球升到百米高空,持續了半個時辰以上才因為燃料耗盡緩緩降落,第一次實驗算是成功了。
因為球體采用大量紅色絲綢製作,在高空中格外醒目,引起整個京城的轟動,新設立的格物院也因此一舉成名,熱氣球的製作者謝迪,名頭甚至蓋過了祭酒王守仁。
此後一段時間,這隻熱氣球成了京城熱點,隻要天氣合適,每天都升空幾次,搭上不同載荷,用不同的木炭、煤炭各種燃料進行實驗。
通過不斷實驗來計算升空的浮力,持續的時間,有效的載重量,這些都是書上沒有的內容,他們需要自己摸索規律。
這隻熱氣球也是格物院成立以來最耗錢的實驗,光是絲綢就耗費了兩千多兩白銀,加上其他的物料工費,總成本超過兩千五百兩,為了彌補虧空,謝迪自掏腰包三百兩,換個人家都做不起這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