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浡泥國還沒有什麼海關,商稅的概念,沒人幹涉他們。
不隻是浡泥國這裏,南洋大部分地方也都一樣,能有幾艘用來保衛港口的戰船,就已經算是強大的勢力了。
大部分地方海上都是完全不設防的,港口碼頭有專職守衛的都少,在這些地方,能聚集起幾百個精壯士兵都可以建國了。
很多土著人連領土的概念都沒有,大多數地方都還是鬆散的部落形式,有的島嶼外人來去隨便,有的島嶼本地人排外,誰去了都會受到攻擊,偏偏那些人還很菜,拿著石頭木棍戰鬥,被打蒙後要麼任憑宰割,要麼逃往島嶼內部的叢林。
像浡泥國這種地方,已經算是比較開化的國家了,商人來去自由程度也相當高,對外來人也比較友好。
外來的商人能帶來他們需要的各種物資,也能把他們這裏的特產帶走,他們隻需要保持開放,就能過上舒服的日子,各種物資都有人送上門來。
有了大量的坐商在這裏建房開設店鋪,收購商隊帶來的物資,用來零售或者和其他商隊交易,讓這裏的城市繁榮起來。
類似的碼頭交易陸天麟過去經常做,不是每個地方都能一次性清空所有貨物,有的時候要跑十幾個地方才能把攜帶貨物換成其他物資,然後返程回去,重新采購絲綢、瓷器等貨物,循環往複中賺取財富。
他們以前隻能算小打小鬧的個體戶,與那些有實力在南洋各處派遣人手開分號的大海商不同,隻能掙些散碎銀兩,每次帶出來的貨物很大一部分也是出給大商家的店鋪,盡管價錢有些低,隻是少賺一點而已,勝在足夠穩妥。
這種碼頭交易就不同了,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完全看雙方各自的貨品和議價能力,往往就能撿到大便宜。
來自大明的絲綢和瓷器是硬通貨,大部分地區都不愁賣,而對方的商品在南洋地區可能稀少,但不是人人都有需求,除了他們這些商戶,別人也不會大量收購。
陸天麟和綠眼睛的佛郎機人頭領路易斯用粵語加手勢談交易,對方大捆的象牙他不想收,這玩意分量輕還占空間,他隻想收對方箱子搬過來的黃金、白銀和玉石珠寶。
對方搬下來的金銀珠寶足有三大箱,在水師的幾個將領看來,把他們五船貨物全買下來都綽綽有餘了。
結果交易談成,他們隻搬了一艘船上三分之一的絲綢,二分之一的瓷器,對麵的佛郎機人就笑逐顏開的達成了交易。
他們入港的時候佛郎機人正準備離開,交易完成後對方三條船離開港口,向南駛去。
陸天麟帶著幾個人登上碼頭,去市鎮裏麵聯係補給和貨物交易情況,他們帶的貨不可能在一個地方都出清,所以還需要跑幾個地方才行。
賣貨不是他們此行主要目的,可是能多賺點也不會拒絕,畢竟關係到他們船上這些人的利益,出海一趟風險挺大,當然不能白冒風險。
他們停靠的這個港口城市名字叫做哥打基納巴盧,傳說就是一百多年前黃森屏最先抵達的地方,現在城裏還有很多華人店鋪,很多老板居住在這裏都有幾代人了,還能說一口純正的福建泉州方言。
在浡泥國休整了六天,補充好物資後,陸天麟率領船隊繼續向南進發,這次他們的目標是蘇門答臘島上的舊港。
舊港也是南洋最大的城市之一,幾百年前的北宋以前就已經有國家存在,史料記載為三佛齊王國,信奉大乘佛教,最強大時期占據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大部分地區。
洪武年間,舊港被來自東方爪哇島的國家,崇信婆羅門教的滿者伯夷攻陷,位於馬來半島上的千餘華人擁護廣東人梁道奇為王,建立了新三佛齊王國,領兵守衛三佛齊北方疆土,對抗滿者伯夷。
三十年多前,新三佛齊王國被馬來半島上新興的滿剌加王國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