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訪查(2 / 2)

中央官員為了維護所謂天朝上國的尊嚴,死要麵子活受罪,不想著調整貿易政策,而是想辦法限製周邊各國朝貢次數,限製貿易範圍,壓縮朝貢貨物的種類數量。

種種措施導致官方市舶司貿易越來越萎縮,曾經興盛四百多年的泉州市舶司在成化八年,也就是三十五年前撤銷遷往福州,泉州港從此一蹶不振,也標誌著對外海貿的徹底沒落。

朝貢貿易製度崩壞,而地方生產的絲織品、瓷器、茶葉等大量海外需求的商品仍然需要交易,於是各種民間的走私活動興盛起來。

明初期衛所製度剛剛建立,為了打擊海盜倭寇,海禁規矩森嚴,到了這個時期,衛所製度已經實行一百多年,諸多弊端顯現,早已不複當初情況,海禁製度已經名存實亡。

朝廷製度當然擋不住利益驅使,尤其是盛產茶葉、瓷器、紡織業發達的江南地區,半官方半私人,合法與不合法之間的海外貿易讓寧波市舶司取代廣州和泉州,成為大明最興盛的市舶司。

按照永樂年間規定,寧波市舶司隻準許同日本進行朝貢貿易,可是船舶出海後,想去哪裏誰還管得著,市舶司的上下官員樂得多收商稅,也默契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謝遷南下的主要使命就是考查幾大市舶司、水師船隊、各地衛所的實際情況,為後續開放海禁,改革海貿製度等各項改革做準備。

他本來就是浙江餘姚人,說起來和王華父子還是老鄉,在江南親朋好友、同僚鄉黨眾多,對這裏的情況當然比其他官員熟悉。

隻是畢竟離鄉多年,具體的情況還是要到實地了解,需要大量的詳細數據,事關國家政策製定,當然要無比慎重,道聽途說的事情不能拿來就信。

皇帝對他授以全權,托付以改革大事,太子都放手交給他培養,曆史上那些相知默契的君臣也不過如此了,他沒有任何理由不誓死以報。

這個時候,寧波港這種披著合法外衣的走私貿易才興起時間不久,江南總督謝遷的到來一度讓這種貿易完全停止,眾多大商戶不明白他的真實態度,謹慎起見當然要回避一下了。

不過隨後當地官員的接風宴上,謝遷表明自己的態度:皇上有意刷新明初以來弊政,此行隻為訪查江南實際情況,原則上不幹涉既有政務,海外貿易一切照舊,各方人士無論何種出身、現居何職,隻要有針砭時弊的建議,都可以找他麵談,確有真才實學者,不吝重賞,想要為官者,可以先在總督行轅辦事,做出實績後,他將親自向皇上舉薦。

消息傳出去後,謝遷下榻的住所每天都能收到大量拜帖和自薦信,他出京帶來的幾個幕僚每天幫他篩選這些帖子信件,忙的吃飯的時間都沒了。

一些有名望的人士謝遷親自接見,一般的低級官員和民間人士,那隻能先由幕僚們代勞篩選一遍了,不然實在見不過來。

曾水也被安排了任務,跟著那些幕僚們學習,經辦各種事務,幫著查看帖子和信件,接見那些來自各行各業的自薦人士,也算是增長見聞了。

幕僚們當然不知道曾水的真實身份,他們大多跟著去過遼東,真的把他當成了謝遷的世交子侄,盡心盡力的培養他,如何通過帖子識別對方身份,通過信件字跡和用詞判讀對方真實水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