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精簡(1 / 2)

三個大學士聽了皇帝詳細的講述,都有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感覺。

朱佑樘在他們心底裏的評價,也不過是中人之姿,不過身為皇帝,才學反而不那麼重要,能做到衣食簡樸,知人善任,有一顆以體恤萬民的仁者之心反而更加不容易,這樣的皇帝在數遍過往曆史都沒有幾個。

“皇上的主意確實絕妙,臣回去後找人擬定詳細章程,再來請皇上裁奪!”李東陽第一個被說服了。

三個大學士同為內閣宰輔,工作也各有分工側重,這件事是李東陽職責範圍的事,他被說服了,其他兩個人也沒理由反對,刊刻《永樂大典》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此事出自朕的提議,朕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後宮人員繁多,除了先皇妃嬪所居宮苑,其他人員再裁減七成,三年內節省下來的錢糧,除去裁減人員遣散安置費用外,全數交給李愛卿使用!”

曾凡的意念場可以籠罩紫禁城的範圍,幾天下來對應哪些人該裁撤早已經弄的明明白白,那些總管太監都不一定有他知道的清楚。

這話一出,三個老頭都被震住了,皇帝後宮專寵張皇後一人,在位十幾年沒有冊封一個妃嬪,除了前麵憲宗、英宗遺留下的年老妃嬪,宮內都是灑掃伺候的宮女太監,為了刊刻《永樂大典》一下子裁撤這麼多人,確實夠有誠意,這樣的消息傳出去,帶來的轟動效應可就太大了。

紫禁城的後宮範圍廣大,機構眾多,設有內府十二監:司禮監、禦用監、內官監、禦馬監、司設監、尚寶監、神宮監、尚膳監、尚衣監、印綬監、直殿監、都知監。

十二監是宦官衙門,在這些衙門工作的首領宦官職位就是太監,正四品;下麵兩個副手稱為左、右少監,從四品;再下麵還有左、右監丞,正五品;典簿一員,正六品;此外,還有數目不定的長隨,奉禦若幹人。

其中,以司禮監最為重要,名聲在後世最大,最廣為人知,監內的提督太監主管宮內一切宦官禮儀刑名,而秉筆太監在宦官極端專權時可以代替皇帝批閱公文,明朝最有名的三個太監:王振、劉瑾、魏忠賢,都出自這裏。

此外還設有惜薪、鍾鼓、寶鈔、混堂四個司,主管為司正,正五品;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麵、司苑八個局,主管為局大使,正五品;以上這些部門合稱為內官廿四衙門。

這二十四個衙門的管轄範圍可不止紫禁城,甚至都不止京城範圍,他們也是皇帝的耳目和手腳,替皇帝監管天下。

宮女也設有六個局統領: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等,每個局下設四個司,各有不同職能,首領宮女為正六品。不過女官的職能在永樂時期大幅削減,現在很多都被宦官衙門取代了。

朱佑樘崇尚節儉,即位十幾年來一直在裁減人員,現在紫禁城人員已經到了曆史最低點,太監宮女仍然有五六千人的規模。

如果一下子裁減七成人員,那也就剩下不足兩千人了,紫禁城這麼大,那麼多部門還能不能運轉起來?

大學士謝遷把心裏的擔憂講了出來:“皇上一心節儉是好事,如此大規模裁減人員,會不會影響宮禁內正常秩序?”

“朕不過一家三口而已,先皇先祖遺留妃嬪也不過十餘人,卻需要如此多的人供養服侍,實在太過奢靡,這次人員裁減完成,內廷宮禁人員今後隻減不增,以後還要酌情繼續裁減!內廷二十四衙門,職能與外廷重疊部分,一律裁撤或者縮減規模,將作、營造、印染、織造等衙門工匠分派到外廷相應部門使喚!”朱佑樘的話其實就是曾凡的意思。

曾凡發現有時候太過尊重本人意願也不行,因為這個皇帝其實很沒主見,最大的優點是聽人勸,缺點也在這裏,耳根子軟總怕傷害別人,往往什麼事情也辦不成,難怪他的意念這麼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