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永樂大典(1 / 2)

曾凡當然知道,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隻是一種幻覺,在這個世界他的意念場能力受到很多的限製,根源他也清楚,恰巧就是因為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足。

穿越過來的事情他確信是真,對這個世界的了解隻是基於某些史料、文物和留存的建築,他不是史學專家,也不是考古學家,對這個世界方方麵麵的了解都不夠,認知的不足限製了他意念場在這邊的拓展。

想要拓展意念場,就必須提升對這個世界各方麵的了解,對這個世界產生實質的影響,喚醒兒子的事情顯然也不是這種虛無的狀態可以做到,他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身份才行。

病床上垂危的朱佑樘就成了曾凡最好的選擇,他的意念場最初就是靠著對各種有生物質的感應鍛煉出來,這也是他的看家本領,現在盡管意念場受到了限製,治好垂危的朱佑樘仍然是小菜一碟。

不需要等待朱佑樘死了再寄身奪舍,隻要能深度影響他的決策就足夠了,兩個人很多觀念近似,做到這一點對曾凡來說並不難。

朱佑樘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昨天才招來閣臣劉健、李東陽、謝遷交代後事,留下遺詔,今天皇帝垂危,三個老頭又過來覲見。

他們三個是內閣大學士,皇帝不能理事,眼瞅著就要駕崩,年幼太子登基即位,一切大事都需要他們深度參與,事關重大當然不能輕忽。

一番叩拜之後,劉健三個上前察看,本來預計扛不過今天的皇帝氣色竟然有些好轉,說話也流暢許多。

“皇上麵色紅潤,聲音氣力比昨日更見充足,這是病情好轉的跡象,聖體康複有望,恭喜皇上,臣等大幸!天下之大幸!”李東陽率先說道,劉健和謝遷也跟著同聲附和,他們心裏是真的高興。

難得遇見一個英明聽勸,又有人情味的領導,當然希望能一直跟著他幹下去,現在的太子聰明是真聰明,可是顯然不是個老實孩子,少年心性,又是初登大寶,肯定想著有一番作為,如果這時候登基,肯定有他們好受。

“嗬嗬,剛才還覺得全身無力,呼吸困難,三位愛卿進來之前,朕忽然感覺身體湧入一股力量,全身頓時舒爽輕鬆了許多,希望不是回光返照吧!”朱佑樘對自己這次突發的病情很了解,並沒有三個人這麼樂觀。

年齡最大的劉健安慰道:“老臣今年七十有三,幾十年間也算見慣生死,觀皇上今日氣色,確實是病情消退,決計不是回光返照,皇上春秋正盛,好生休養一段時間,定能恢複如常!”

“借劉愛卿吉言,希望如此吧!”朱佑樘說道。

能恢複健康,誰也不想死,更何況是大權在握的皇帝。

朱佑樘才三十六歲,他是大明帝國第九位皇帝,即位之初,偌大的帝國沉屙處處,十幾年來他兢兢業業,也不過是剛剛理清一些頭緒,摸索出一些治國的門道,正是要有一番作為的時候,當然不甘心就這麼撒手人寰了。

三位大臣看皇帝精神見好,陪著說了一會話,畢竟還是病人,沒有拿朝政的事情來讓他操心,朱佑樘對他們也足夠信任,君臣交流一番後,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再次請他安心養病後告退。

有了曾凡的暗助,朱佑樘的病情迅速好轉,他染病不起到病危留下遺詔不過七八天時間,好起來更快,不過用了兩天就能下床行走,第三天又開始關心朝中大事了。

經過多位禦醫診斷,確認皇帝已經痊愈,隻是身體仍然虛弱,還要休養一段時間才能恢複如初。

有了這次瀕死體驗,在曾凡的影響下,朱佑樘的心態有了一些轉變,開始著力培養兒子朱厚照,讓他在每日進學之餘,去前朝代替他聽政。

曾凡剛穿越過來不久,還有外來者的心態,對這個時代的朝政大事並不太關心,他現在最感興趣的是後世已經失散大半的《永樂大典》,從成書以後一直藏在宮廷之中,外人難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