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一個住房問題就弄得民怨沸騰,更別提其餘的諸如食品安全、火車相撞等等商人們為了利益而肆意踐踏民眾生命安全的事件了,那是徹底的把普通大眾的情緒都整成了一個火山口。政府如果處置不力,相信到時後患無窮。
其實早在七月份之時,隨著周世龍他入住福山千戶所,並且開始屯田和開發了精鹽貿易這一塊之後,就已經有一些商人找到了他,希望能讓他們在衛所之內開設店鋪。之後他拜訪了一趟登萊商會會長丁雲生之後,登萊商會旗下也有幾家商號想在他衛所之內開設商鋪。不為別的,因為福山千戶所的軍戶們,特別是福山屯的軍戶們,最近因為精鹽的事情,手頭上都有了些閑錢。
有了消費群體,商人們哪裏還有不來之理?他們的鼻子,就跟鯊魚的鼻子一樣靈敏,隻要聞到了一絲的銅臭味,他們就會蜂擁而來。
之前,由於忙碌事物眾多,周世龍答應了下來之後也沒有一個具體的管理。現在諸事具備,自然要對他們進行管理,甚至管製了。為此,周世龍特意在千戶官聽召集了各官員,包括軍中各個把總官,一起來商議。不過說是說商議,其實也隻他一個人說,其餘人看看有什麼疑義,有的話說出來,他再考慮考慮,至於沒有的話,那就先按照他說的辦,至於以後?到時出了問題再說,畢竟福山千戶說大也不大,就那麼點地方,出事也影響不到哪去。
對商人們身懷戒心的周世龍,最後提出的條件自然是極為苛刻的。最後決定不僅新來的商人們不準在福山屯內開設商鋪,就算是福山屯舊有的一些商鋪也都需要搬遷,統一搬遷到福山屯之外去。周世龍將會在福山屯之外劃出一塊地域,成立一個市集,商人們統一規劃在市集之內營業。
福山千戶所人口日漸增加,對食鹽、布匹、藥品、等日常用品需求自然日漸增加,小小的幾家商戶遠遠不能滿足供求關係。而建立市集,不僅可以招攬到更多的商戶,更加還可以的是進行統一管理,方便他進行查驗。
在這裏,他考慮到的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奸細,九邊各鎮許多商戶都是後金滿清的奸細,而且就算不是奸細,也經常向後金通風報信,提供情報。譬如萬曆末年鐵嶺、開源、撫順、甚至現在後金的大本營沈陽等地,就是陷落在內賊的開門應和之上。如果不是這樣,沈陽這麼一座既有大炮固守又有大軍雲集的堅城怎麼會輕易陷落?
雖然福山千戶所隸屬山東,和滿清一邊不搭界,一邊隔海相望,滿清不容易攻到這裏來,周世龍隻是未雨綢繆。但是孔有德明年就會叛變,而且貌似孔有德在攻陷登州的時候就是因為內應開門才成功的。
周世龍可不希望到時自己會有那麼一天,被內應開了城門導致大敗虧輸!
除了在福山屯之外劃分出一個市集之外,周世龍又決定了恢複明初之時的商人市籍製度,對商人進行審驗。隻有拿著他的準許命令向福山千戶所申請了市籍開業保證書,並且登記注冊,批準了之後才能取得在福山屯外居住的權利。另外,居住也是要交錢的,周世龍新增了一個房租稅,就像後世交房租一樣。隻有兩者齊備,商人們這才可以在福山屯外的市集之內建立商店,從事商業販賣等經營業務。 商人市籍製度,明朝中後期已經名存實亡了,現在是崇禎朝,在其他地方早已經看不見了。
至於商業稅,大明的商稅非常低,明初就規定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萬曆十年又有規定,鋪行下三免征稅契,買價不及四十兩及典價,一概免稅。買價至四十兩以上者,每兩止稅銀壹分伍厘。可以說,在明朝當商人,是一份非常有前途的職業,征稅太低了。
不過在這裏,周世龍可不打算依照崇禎這時的稅率來抽商業稅,他實行的是明初的三十取一。改製容易惹出問題,但三十取一可是朱元璋欽定的,到時被人攻擊也可以說是遵循太祖爺爺的諭令,別人自然無話可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