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把上述結論歸納成下表:
可能性1可能性2可能性3a(被告)無罪的騎士無罪的外來居民有罪的外來居民b(被告律師)有罪的外來居民有罪的騎士無罪的無賴c(原告)無罪的無賴無罪的無賴無罪的騎士
再分析大偵探到達後的情況。
當大偵探問原告他是否犯罪的時候,事實上他已知道原告是無罪的(見上表),他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要弄清原告是騎士或無賴。如果原告真實地回答“不”,則大偵探立即可以確定上表中“可能性3”是真實情況,因而無須再提問題,即可確定誰是罪犯及三個人的身份。但事實上大偵探又提了第二個問題,這說明原告肯定是無賴,他的回答是“是”。這樣就排除了可能性3,隻剩下可能性1和可能性2。這時我們已能知道被告律師是罪犯,被告是無罪的,但仍不能區分兩人誰是騎士誰是外來居民。這時大偵探問被告原告是否有罪,顯然,騎士的回答一定是“不”,而外來居民的回答則可能是“不”,也可能是“是”。因此,如果大偵探得到的回答是“不”,他仍然沒法分清兩人的身份,但現在他分清了,因此,他得到的答案肯定是“是”,因而,被告是外來居民,被告律師是騎士同時也是罪犯。
總之,可能性2是真實情況:被告是外來居民,原告是無賴,被告律師是騎士並且是罪犯。
431.福爾摩斯知道時間
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公寓裏發生了一起凶殺案。罪犯十分狡猾,當福爾摩斯趕到作案現場時,發現連時鍾都被砸碎了。偵探找到了一塊碎片,長針和短針正好各指在某一刻度上,長針比短針先進1分鍾,但看不出具體時間(如圖)。但福爾摩斯卻從中分析出了作案時間,你知道是幾點幾分嗎?
答案:
作案時間是2點12分。短針走一刻度相當於長針的12分鍾,故當短針正指著某一刻度時,長針必為0分,12分、24分、36分、48分等幾個位置。研究兩針的位置之後便可得出答案。
432.一定是樁凶殺案
一天,一位滿臉愁雲的少女來到私人偵探段五郎的辦事處,對段五郎說,在上周二的晚上,她姐姐在家中被煤氣熏死了。奇怪的是,姐姐的房間不僅窗戶關得嚴嚴的,連房門上的縫隙也貼上了封條。刑警調查認定:別人是不可能從門外麵把封條貼在裏麵的,這些封條隻有她自己才能貼。所以認定她姐姐是自殺。可她了解姐姐的性格,認為姐姐決不會輕生。這一定是樁凶殺案。
聽了少女的陳述,段五郎試探地問道:“誰有可能是嫌疑犯呢?”
“岡本,他和姐姐住在一個公寓裏,出事那天他也在自己的房間裏,可他說他什麼也不知道。那肯定是謊言!”
於是,段五郎和少女一起來到那幢公寓。這是一幢舊樓,門和門框之間已出現了一條小縫隙。在出事的房門上,還保留這些封條。段五郎四下裏一瞧,便向公寓管理人員詢問案發當夜的情況。
管理人員回憶道:“那天深夜,我記得聽到一種很低的電動機聲音,像是洗衣機或者是吸塵器發出的聲音。”
段五郎眉頭一皺,說:“岡本的房間在哪裏?”管理人員引著段五郎走到岡本的房門前。打開房門,段五郎一眼就看到放在房間過道上的紅色吸塵器。他轉身對少女說:“小姐,你說得對,你姐姐確實是被人殺害的,凶手就是岡本!”
請你判斷一下,段五郎是怎樣識破岡本的真麵目的呢?
答案:
當被害人睡熟後,岡本先在門的四邊把封條貼上一半,然後打開煤氣開關。他走出房間關嚴門,然後就用吸塵器的吸口對準門縫,這樣剩下的一半封條被吸塵器一吸,就緊緊地貼在門和門框上,造成了被害者自殺的假象。
433.避暑勝地的盜竊案
法國戛納是個十分有名的避暑勝地,冬天的氣溫也都在10攝氏度以上,氣候宜人。不過,這年冬天卻有些反常,早晚相當寒冷,地上常常會結起一層霜來。
這天,天氣顯得格外寒冷。傍晚,大畫家米歇爾回到自己的別墅時,發現他的畫被人偷了。竊賊是從靠近院子的那個窗戶闖入的,在微濕的泥地上還留有一排鞋跟的鋸齒狀花紋,這顯然是竊賊留下的。從足跡上看得出來,竊賊穿的是膠底鞋子。
這個竊賊到底是何時闖入的呢?是昨天早上、昨天半夜還是今天早晨?
答案:
是今天早晨。因為現場留下的腳印十分清晰,可見是在下過霜後才踩上去的。如果小偷是在昨天上午或是昨天半夜潛入,所留下的腳印必定會因下霜的關係,被弄得模糊不清。
434.船長遇害
早上9點左右,亨利偵探和助手來到海邊散步,看見一艘小帆船傾斜在沙灘上,此時是退潮的時候,亨利感到有些不對勁,於是和助手走近帆船,對著船艙大聲喊了幾聲,沒有人回答。亨利於是沿著放錨的繩子爬到甲板上,從甲板的樓梯口往陰暗的船室一看,呈現在眼前的是一位躺在血泊中的船長。
亨利仔細查看,隻見這位船長的手中緊握著一份被撕破的
m.p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