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離長樂(2 / 2)

不知道為何紀小魚看著熟悉的陌生的臉孔這一刻,清晰的知道,那個人麵相柔和,像極了一個菩薩一樣笑著,是的,那是慈悲。

樹與葉,人與慈悲,盛放在瓶裏。

嫣然一笑,便是觀音。

紀小魚也笑了,這是第二次笑,這是大歡喜,大慈悲,大意念。

秀山。

一直很秀氣,清秀的讓人感覺這座山是人,而不是山,那種神韻是其他地方模仿不來的。

“你知道的,我定然是真的。”清秀的人說道,

“那你知道我為何如此嗎?”

紀小魚道,

“我不想說。”他扭過頭去。

可是這一刻,紀小魚才發現白衣秀士是他。

是啊,是文士。

紀小魚聽到了,可是不能言語的時刻裏,她的心似乎觸碰到了那座秀山。

僅僅刹那,紀小魚感受到了千百年來的滄海桑田。

從開始的草木盤根錯節,到第一個人來到此地,逐漸變得的自然,似乎與山水合一,餐風飲露。

隨著逐漸多的人搬遷和來到,似乎慢慢變得不一樣了。

節日也漸漸的增多,似乎一些良好的傳統得到了傳承,漸漸的也開辟出來路和田地。

一點點的好了起來,有人歡喜有人憂愁,也有人笑看日出日落。似乎日子和天色不一樣了。

望著遠方,似乎那個遙遠的地方,不知道何時起才能接觸到,那種遠離和期盼,讓紀小魚感同身受。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閃耀的地方似乎在撒下種子後,遺忘了這一個寶地,一點點的遺忘,也許隻有戰敗和流亡,貶謫,以及告老還鄉的時候,甚至隱居才有可能有些不一樣的人來到。

那種難以言明的心酸和代代無窮己的念想逐漸變得的越來寂寞。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化的樣子裏記錄下來的事跡,也隻有濃濃幾筆的重錘敲在了心裏。

“那些普通,甚至默默無聞的人,也有著無與倫比的力量在貢獻著每一份力。”

紀小魚不知道何時起淚流滿麵,已經被這種厚重感打動了。

整整一千四百多年的事跡,如厚重的愛意呈現出來,讓紀小魚飽滿的吸收著,戀戀不舍的回頭望著,一步三回頭的樣子,但是她清楚的知道留下來是一種說不出的痛楚。

承載著厚重的愛意,慢慢的離去,似乎讓一點點的事變得真切。

“曾經細微的事,也在一點點的蓄滿。”

讓情緒醞釀,定是有著不一樣的花在開,在綻放。

似乎更令人迷醉的是,那種難以言明的風伴隨著身周,讓一路而來倦意消解殆盡。

聊相與,與清風白露共享。

淡看足,同街巷客家暢談。

似有無限的同街巷,那種褶皺般的台階,有新有舊,看著青苔,看著舊物什,一點點的在腦際滿載那許多人曾經忙碌的景象。

有禱告,有搗藥,有汲水,有巷子裏跑步聲,似乎一點點的踢踏聲,和縈繞起來的那些孩童的歡笑,似乎曆曆在目。

但是更久遠的是興起的一些離別傷感的寄信回訪,似乎千裏家書抵萬金的感覺,更濃重。

不知不覺間,紀小魚在離別的時候,心亂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