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個人的內心獨白(1 / 2)

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放下了,關於過去的一切都能用一種順其自然的心態去麵對。但即使在過去了五年之後,再聽到關於他的消息,我才發現自己依然像從前一樣,甚至更想知道他是不是很好。

但我從沒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讓我打開過去記憶的大門。以前看電視劇偶爾會看到有多年後在周圍人的幫助下,兩個人解開誤會,重歸於好的情節。那時我常常想自己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機會呢,能讓我知道當年他內心真正的想法。但是隻要回想起我們那次的激烈爭吵,我的內心就會瞬間回到冰點。為自己還在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磨磨蹭蹭地拖著不肯放手而覺得可笑又很可悲。我知道自己也有一種下意識,讓自己心懷期待,其實既是一種對過去創傷的緩和,也是一種與現實相符合即他不會再回來的絕望相呼應,讓自己在這種不會實現的美好中一次又一次感受失望的痛苦。大概就是不斷地讓自己適應痛苦,到最後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確實是這樣吧,那時的自己是一種病態。整日偽裝著自己,不斷壓抑痛苦。還好,後來慢慢調整了心態,慢慢明白我喜歡的作家三毛說過的一句話“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

是啊,早就該讓他走了,我們很早就停下了腳步,並且不應該再有人回頭去看,因為我們都不想再經曆第二次了。

我一如既往地上班,吃飯,睡覺。努力使這些事情如同往常一樣。但在我接到電話的三天後,我覺得自己真的沒有辦法做到。我急切地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又不敢再麵對過去,或許內心還在心存僥幸,但又怕這最後一絲僥幸破滅。

又是一個晚上。下班後我也並無心思去參加同事的聚餐,一個人早早回到了家。我坐在飄窗的寬大窗台上,看著帶有異域風情的花紋的飄窗墊,柔軟的淡黃色靠背,白色的紗質窗簾,投在紅色木質窗框上的斑駁樹影,從窗戶不時吹進來的晚風,懸掛在深藍夜空的略顯模糊的圓月。這些都讓我感覺到一種安靜與溫柔,在慢慢撫慰我的心靈,讓我得以放空,不過分思考那個陌生來電的事情,這也是一種下意識的自我保護吧。

但我又有一種執拗。有的事情隻靠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必須調整好心態,平靜地去麵對。

我拿出手機,打算給她發消息,也許我們聊聊天會好一些。

她是我大學舍友王雨齊,畢業以後也是為數不多的一直在聯係的好友。雖然大家各有各的生活,少了很多共同的話題,但是每逢遇到一些很重要的事情的時候,還是不自覺地互相分享,互相分擔。

隨著工作的時間越來越久,也發現我們的聊天記錄越來越多的與生活工作上的煩惱有關,吐槽領導,一些看不慣的同事行為,家人之間的矛盾等等。有時候也會突然化身深沉的哲學家,共同慨歎生活的艱難,要好好珍惜當下。或者想象自己有一天會辭職去做自己更喜歡的事情。我們漸漸地不再回憶大學過去的美好時光了,不約而同地覺得那段時光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我點開與她的聊天對話框,發現上一次聊天還是三個月以前。那時候她正吐槽相親時遇到的一位令人不可思議的男士,她說世界上的物種怎麼會這麼豐富。她的置頂簽名充分顯示了自己獨身一人的好處,拒絕無意義的消耗。去相親也隻是應付家裏。雖然畢業多年,但她性格沒有多大變化,一如既往地充滿憤青氣質,對看不慣的事情快言快語,過後又後悔管不住嘴,但下一次依然這樣。她也仍舊狂熱地熱愛自由,不喜歡被束縛,喜歡一個人獨處,做事情也很有條理。我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能就是因為同頻,才能理解對方說的奇怪的話吧,才能懂得對方的精神世界,才能不管在什麼時候聊天都不會覺得尷尬,不會覺得生疏。

她是我生命裏的摯友吧,我常常想,大學的時候遇到的朋友真的更要好好地珍惜,我們一起走過四年最美好的最後的大學時光。雖然她後來去讀了研究生,但她常說與本科的學校感受很不一樣,大家明顯不再交心了,都會有所保留,可能大家已沒有那麼純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