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陌生來電(1 / 2)

“你好,我是市圖書館……”話沒說完,電話那端便傳來一陣噪音,好像是裝修房子時用的電鑽聲音。

“不好意思,我這邊有些忙,等會回你電話,好嗎?”不等我回答,電話隨即掛斷了。

我奇怪她沒有因為外界的嘈雜而刻意提高語調,好像覺得我一定會聽清,有一種說不出的鎮定。

掛了電話,我便換上衣服,去常常會去的公園跑步。

多少年後,我常常回想如果當初電話沒有接通,是不是也就沒有接下來的事情,是不是也就不會有這篇小說了呢。因為,就是在那個後來我們見麵時刮著很大的風的下午,我決定開始寫小說,把這個故事留下來。

市中心有一處公園,占地麵積不小,大約有56個足球場那麼大。這是公園大門入口處的簡介。但我沒有多大的概念,換算成足球場大小也體會不到它範圍的大小,哪怕它相當於5個足球場,也不會覺得有多麼小。可能,我對大小,多少,輕重向來分辨不太清楚。每次去買東西,老板問要多少的時候,我常常會語塞,隻得局促地回一句我也不知道,大概我一定要用眼睛看著才能具體衡量。就像這座公園,也一定要自己走進去,才知道56個足球場的範圍到哪裏。

公園西南兩側各有一處大門入口,古樸生香的浮雕為門口的立柱增添一些神秘氣息。到底雕刻的什麼是看不太清楚的,大概是遊龍,鳳凰,祥雲之類,繁複周密,將公園籠罩在一種靜謐之中,與周邊熱鬧的街區環境確有不同的風味。

我大多由南門進入,因為那裏總給我特別的感受,從未變過。

右拐路過一排年代久遠的低矮的瓦房。那排瓦房雖然低矮,卻建在一處高地上。半身高的底部漆成淺綠色,常年累月受到風吹雨淋,越發變白了,不少地方的油漆也早已剝落。上半部分是紅色的磚塊,受歲月的侵蝕,也變成深紅色。高地下麵栽種著稀疏的楊樹,樹冠略微高過房頂。透過枝葉看那排房子,總有一種恍惚,好像這裏除了牆上顏色的變化,其餘的都是停滯的。隨著搖來晃去的樹影,總覺得房子的那一邊是沒有邊界的海,吹過來的風仿佛夾雜著海水的潮濕腥味。其實都沒有,房子的後邊依然隻是街道而已。

我常常會由某種心緒而設定某種環境,想象看不見的布局景觀,以此讓情緒能夠沉澱下來。

一條彎曲的鋪著紅色磚塊的小路因為兩邊種植的竹子而顯得幽深。竹叢茂密,遠望有些毛茸茸的,像是一頂頂巨型的帽子扣在地上。風一吹,竹葉便發出沙沙沙的響聲,不帶一絲水分,聽的人心裏癢癢的。

走過這片竹叢,便是一段悠長僻靜的小路,很適合一個人跑步。我喜歡跑步,是因為可以更認真或者從另外的角度琢磨一些事情而不被打擾。雖然有時候我往往會隻顧得上跑步,不斷調整呼吸和步子,大腦完全放空,但在潛意識裏也一定會在思考著。

右邊生長著屈曲盤旋的高大鬆樹,幾乎罩住整條小路的上空,使光線過早地暗淡下來。空氣中有一種陳舊的腐殖土的味道,混雜著鬆樹特有的鬆油味,每當聞到這種氣味,總會莫名靜下心思,仿佛走進另外一個古老的世界。

下午的電話應該打給她吧,會不會太唐突呢,我心裏默默地想。一方麵為自己終於打通了電話而放鬆,另一方麵卻又為接下來該怎麼辦而有些焦慮。不覺為自己這種糾結的狀態而懊惱,雖說已是深思熟慮多日,但畢竟事關別人的隱私,又或者對方也早就忘記了。

這樣想著的時候已經跑過一條略微寬敞明亮的沿河的柏油路,於是不知不覺停下來走到不遠處的橋上。站在橋上看眼下河流浮動著夕陽的倒影,盡顯波光粼粼。這條河從公園的東麵蜿蜒至西南方向,像一輪彎月環繞。

每到了月圓的晚上,河水泛動著輕柔的銀光,河岸如同河水漫溢般折射著月亮的光輝。那一刻你會真正領會什麼叫月華如水,到處似乎都是水的波紋。

那時正值三月,傍晚的時間綿延悠長,不像冬天,眨眼天就黑了。站在橋上,晚風拂麵,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雖說有些焦灼,但內心卻又的確因為當時的環境而變化,心裏最深處好像這傍晚的河麵,波平浪靜。每當有這樣的時刻,嘴裏靠近臉頰的兩邊總會悄悄分泌一種清甜的唾液,我常常會通過某些實質反應將感受具象。我們的身體比任何的精密儀器都能感受到細微的情緒波動,並將其表達出來吧。

那是我第一次去整理圖書館檔案室。也算不上什麼檔案室,隻不過存放著一些收發過的讀者的信件,與別的圖書館來往書籍交換的記錄,以及圖書館裏所有書籍的信息資料,和一些關於某個時刻的影像,被衝洗成一張又一張照片,似乎沒有人再看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