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30歲之前是月光族,30歲之後就會是卡奴(3 / 3)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原來是個不擇手段的財迷,多少人被他搞得傾家蕩產。他雖然得到了金錢,但,他總是得不到快樂,得到的卻是眾人的唾罵。有一次,他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富翁,有著很多財富,一直很幸運。然而,令他煩惱的是,他有一個一天到晚愛唱歌的鄰居,使他得了失眠症。最後,富翁想了個辦法來讓他安靜。

一天,富翁把鄰居請到家裏,問道:"你一定很快樂是嗎?"

鄰居說:"是呀,我有一個非常能幹善良的妻子,能不快樂嗎?"

富翁再問:"你一定也有很多的錢了?"

"很慚愧,一點也沒有。不過,正因為如此,我才無所貪求。"

"那麼,你希望有錢嗎?"

"有錢當然會使生活過得好一點,比如您......"

"好吧,我送你五百美元,希望你謹慎使用它,不到萬不得已的時侯不要隨便揮霍掉它。"

鄰居謝過富翁,高興地提著錢走了。"是的,這些錢要好好保存,留到需要的時侯再。"

回去後,鄰居把這一袋錢埋在了家中的地下。從此,他的快樂也隨著金錢一塊兒被埋掉了。

他每晚睡下後,總是提心吊膽,生怕有小偷進來挖走了金錢,哪怕有一隻貓從屋中走過,他也會嚇出一身冷汗。他哪裏還有心思唱歌呢?

白天,他提心吊膽;夜晚,他草木皆兵。他失眠,他憂愁,他開始感到痛苦不堪。而那個富翁呢,倒實實在在的睡了一段時間的好覺。

終於有一天鄰居把那一袋錢又還給了富翁,他說:"這令我寢食不安的錢還給你吧,即使給我一百萬,我也不想放棄我的歌,我的睡眠了。"

洛克菲勒聽了這個故事後,他幡然悔悟,知道了金錢不等於快樂。此後,他便以慈善事業作為自己的追求。並終於在晚年找到了迷失已久的快樂。

財富對於富人來說,或許不在話錢多一塊少一塊,而在於生活的質量。我們常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年輕人是月光族,就是不會理財,最關鍵的就是不會控製自己消費理念。控製自己,不僅是物質欲望的控製,更是對身心的一種修養。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製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這位父親的方法未嚐不是好辦法,當你發現自己囊中羞澀時,為何不去想想如何控製,而是向"信用卡"求助?愛因斯坦曾說:"金錢隻能用於滿足私欲,並且常常被其擁有者濫用。" 20世紀30年代剛剛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執教時,校方要求他自己為薪水"定價"。結果,這位老實巴交的科學大師竟然報出了一個3000美元的"超低價"。令他感到驚訝的是,這個報價竟然當場遭到了拒絕,原因是這個薪水要求"實在太低了"。最後在其會計師和財務顧問薩繆爾?D?雷德斯多夫的勸說之下,愛因斯坦終於提出了17000美元的月薪要求。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以其偉大的相對論聞名於世,鮮為人知的是,他同時還是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資人。最新解密的曆史檔案顯示,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他和他的財務顧問竟然讓其數千美元的股票升值到了25萬美元。

大師也是人,然而大師也是偉人,他適度,他沒有野心,他對錢財更是沒有野心。我們年輕人為何不學學大師呢?靜下來,好好靜養身心,試著抹掉金錢對你生活的影響。當你發現,你手中錢多錢少都一樣時,你已經是一名成功的理財者。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是這樣說的,世界上使社會變得偉大的人,正是那些有勇氣在生活中嚐試和解決人生新問題的人!30歲之前和之後的我們就應該有這種氣魄,去勇敢理財,提高生活質量,做一個幸福的年輕人,而不是成為卡奴,時常都在為錢不夠用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