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後,“經濟學的未來”國際會議在英國召開,整個國際經濟學改革運動被推向縱深……
一年後,劍橋大學7名博士生發表了“開放經濟學”的公開信,公開支持這項運動。
隨後,在美國堪薩斯城密蘇裏大學,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75名學生、研究人員和教授對經濟學狀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談論,其結果是以類似的方式,發表了‘堪薩斯城建議‘,請求世界各地的經濟學家們克服有關人類行為的僵化觀念,在研究中認真考慮文化、曆史和方法論問題,開展跨學科對話。
緊接著,哈佛大學七百多名本科生和畢業生按照類似於法國學生的思路,簽署了一封對哈佛大學經濟學係的請願書,並發表了《哈佛大學人道的和負責的經濟學學生組織宣言》……
一切都似乎如火如荼,但利益集團卻不甘心這熊熊的野火把他們用謊言構架出來的世界化為一片廢墟。
而由於國際經濟學改革運動對主流經濟學家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巨大觸動,這項運動開始以後不久就遭受到凶猛的反撲,大多數的主流經濟學家對此都采取了漠視的態度,而隨著這項運動的發展,漠視隨後就變成了敵視。
最開始是那些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自詡代表著權威的經濟學家們一個個開始跳出來,紛紛發表了對這項運動的批評和負麵看法……
然後,在資本和利益集團掌控下的西方媒體開始封殺關於這個運動的一切報道……
隨後,一張大網鋪蓋地的展開,那些支持這個運動的經濟學家和學生領袖們開始遭遇到來自於現實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有的大公司和銀行都向這些學生關上了大門……
那些經濟學家的文章再也無法出現在出版物上……
那些召開的國際ing的學術會議把這些人攔在了大門之外……
許多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麻煩越來越多,遭遇解聘,合作者撕毀合作協議,不再有人邀請他們擔任顧問和發表演講……
就連法國教育部和著名經濟學家paulfiussi,都在外部勢力的壓製下最終發表一個趨於保守的經濟學教學改革報告。
由此造成的結果是,在兩年之後,最初發起這項運動的學生,教授和經濟學家們,除了極少數幾個人仍然在經濟學界,最後大多數人都不得不黯然離開了經濟學界。
這就是冰冷的現實。
在國際經濟學改革運動在國外轟轟烈烈,西方主流的經濟學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和質疑的時候,在zh國,西方主流經濟學正在被一些人奉為聖經和不可有一字更改的科學教條登上神壇,那轟轟烈烈的國際經濟學改革運動似乎發生在其他的星球,與zh國一點關係都沒有,一切都那麼的諷刺……
隻有一個人,一個年輕人,從踏入校門,出那句“這世上總有些東西需要改變”的年輕人,靠著一台宿舍裏聯網的電腦,遠隔萬裏重洋,登陸著這個運動的國際網站,訂閱著《ps-auisi經濟學評論》的電子雜誌,關注著那時早已陷入了低穀的國際經濟學改革運動,在少年心中,那是一顆即將被人撲滅的火種,已經隻能發出微弱的熱量,但少年卻從那顆微弱的熱量中看到了一絲新世界的曙光……
三年前,曙光計劃製定之初,已經感覺到自己在將來某個時候有能量重新點燃這顆火種的龍烈血孤身一人來到法國,與領導這個運動的領袖見麵,談了與國際經濟學改革運動有關的幾個問題,龍烈血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這項運動從開始到現在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