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了一天鼠標,手指都僵硬了(1 / 1)

聽,身體在說話

沒有外傷史,隻是因為長時間敲擊鍵盤,使用鼠標,手就變得麻木、反應遲緩。小米最初的感覺是手腕莫名其妙的刺痛、酸麻、腫脹、無力,隻是斷斷續續地發作而已,把電腦關上兩天,休息一下就好了。但是幾個月之後,她的手腕疼痛卻越來越嚴重,再後來幾乎痛得抬不起手來,晚上也無法入睡,穿針引線之類的精細活兒都做不了了,她這才真的害怕起來。

別被身體欺騙了

“鼠標手”是因長時間使用電腦而形成的職業病。每天持續2~6小時手持電腦鼠標工作或玩電腦遊戲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腕部損傷。

我們的手腕當中有個由腕橫韌帶、腕骨、結締組織形成的通道,這個通道叫腕管。它就像一座拱橋,除有嬌嫩的正中神經通過外,還有多根肌腱通過。當正中神經經過這裏而受到壓迫時,就會出現腕管綜合征,導致食指、中指疼痛,麻木,拇指肌肉無力感。

鼠標手的產生。操作鼠標時主要以腕關節為支點,造成腕管出口管承受的壓力過大。再加上長時間反複地與桌麵摩擦擠壓,更加刺激了腕管中的神經和血管,產生相應的症狀群就形成了鼠標手。

手指關節的問題。手指有多個關節生理構造,是為了適應手指的彎曲和抓握。但在操作鼠標按鍵的時候,手指各個關節是要伸直,在手指的根部(掌指關節)發力,以手指的指尖來按動鼠標,長時間頻繁操作會導致手指的僵硬酸脹,食指的掌指關節、中指的指間遠端關節(通俗說就是手指的中間的關節)的疼痛。

其他原因。使用的姿勢不當,桌麵的高度不夠,選擇鼠標大小不合適,個體差異,男女的差別等,都是促使鼠標手的誘因。

學會愛自己

解除鼠標手危機

動作療法

方法一:手腕操

動作1:用手表做輔助器械,按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手腕25次。可以緩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覺。

動作2:手握帶有負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由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動作,然後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由下到上的運動各25次,鍛煉腕屈肌。可以防治腕關節骨質增生,增強手腕力量。

動作3:舒展身體各部位時,也要用力展開雙手的五指,每次20~30秒鍾,做2~3次。可以增強關節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

方法二:螳螂拳法

勾:發力點在食指根部,手腕從右至左運動;

掛:向上挑,發力點在食指一側掌背,手腕從下至上運動;

劈:發力點在小指一側掌背,手腕從上至下運動;

崩:發力點在手背麵,手腕向內旋轉、向下彎曲;

壓:前臂下壓,發力點在手際部位,手腕從下至上運動。

經常練這5種動作,能大大增強腕關節的靈活性和力量,消除疲勞。

預防鼠標手侵襲

要使用多種不同的輸入方法,不要連續在電腦前工作過長的時間,在連續使用鼠標1個小時後就需要做做放鬆手部的活動。

鼠標和鍵盤應該放在一個稍低位置,這個位置相當於坐姿情況下,上臂與地麵垂直時肘部的高度。

上臂和前身夾角保持45°度以下的時候,身體和鼠標的距離比較合適。如太遠了,前臂將帶著上臂和肩一同前傾,會造成關節、肌肉的持續緊張。

升高轉椅也可防“鼠標手”如果調節鼠標位置很困難,可以把鍵盤和鼠標都放到桌麵上,然後把轉椅升高。桌麵相對降低,也就縮短了身體和桌麵之間的距離。用科學的方法放置鼠標,會大大降低“鼠標手”的發病幾率。

平時要養成良好的坐姿,不論工作還是休息,都應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勢。

健康貼士

治療“鼠標手”,關鍵是減少神經壓迫。患者避免長時間處於固定、機械而頻繁活動的工作狀態。多做一些握拳、提指等放鬆手指的動作;選用弧度大,接觸麵寬的鼠標;移動鼠標時,不要用腕力而靠臂力,以減少手腕受力;使用鼠標時,手臂不要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