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流血了(1 / 2)

聽,身體在說話

大便軟而成形或硬結,鮮血附著於糞便表麵,有的先血後便,有的先便後血,血色大多鮮紅,也有的黯紅混濁,血量多時淋漓不盡,大便後肛口疼痛加重。這是便秘的表現,千萬不要輕視它,長期的便秘,會因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被吸收入血內而引起腹脹、食欲減退、口內有異味、易怒等自體中毒症狀,它會引起貧血、肛裂、痔瘡、直腸潰瘍,增加直腸癌的發病率。

別被身體欺騙了

便血者的糞便中存在一種致突變原。經科學測定,該致突變原與目前已知的幾種致癌物質類似。這些致突變原經腸道吸收後,可隨血液循環進入對其相當敏感的乳腺組織,這樣發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明顯地增加了。

便血本身並不會產生致命的危險,但是如果您年齡較大,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那便血可能是一個致命的危險因素:便血使得排便時必須用力,這樣血壓就會升高,機體的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誘發腦溢血、心絞痛和心梗而危及生命。正是這些危害,使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大夫都建議您保持大便通暢。

肛門疾病引起便血。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於內痔。初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或有滴狀、噴射狀鮮血排出,或僅手紙上有血;中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卻常脫出肛門外。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和便後周期性疼痛。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和疼痛,疼痛在排便之前加劇。

直腸疾病:發生直腸息肉,主要症狀為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常見於兒童直腸癌,主要表現為大便數增多,糞便變細,黏液便或血便,伴有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惡臭黏液,體重減輕。放射性直腸炎,也有大便帶血,有放射治療史。

結腸疾病:幼年性結腸息肉病,平均發病年齡6歲,主要表現是大便帶血,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長遲緩,常有先天性畸形,如臍疝和腦水腫等;家族性幼年性結腸息肉,症狀以大便帶血、直腸脫垂和生長遲緩為常見特征。瘤息肉綜合征,多為成年人發病,大便帶血,多有腹瀉,排便量大,並有脂肪塊,兼有腹痛、厭食、乏力、嘔吐,性欲和味覺減退。結腸癌,多有頑固性便秘,常見大便次數增多,癌腫破潰時,糞塊外染有鮮血或黏液,甚至膿液。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和細菌性痢疾:兩者都有便血,且多與黏液或膿液同時排出,伴有腹痛。

阿米巴痢疾:以便血為主要症狀,大便呈醬紅色、黏液多、有惡臭味。

出血性大腸杆菌腸炎:表現為急性起病,伴發熱,腹瀉,有進食腐變肉類史,常以食物中毒為起因。

學會愛自己

解除便血危機

成藥自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