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戰肥水謝安立功請北伐卻遭惡諷(2 / 2)

謝安:天不亡我晉朝!孩子們都是好樣的!(他再也抑製不住自己興奮的心情,返回自己內室的時候,竟忘了邁門檻、把拖鞋底部的木齒都撞斷了)

內景朝廷淝水之戰後,謝安在朝中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他想繼續維持東晉內部的團

結,利用這一有利時機,趁機北伐中原,統一華夏,便指揮晉軍進抵鄴城,收複洛陽。在內

部則繼續搞好與桓氏集團的關係。

384年六月癸醜朔,就在舉國歡騰、慶祝“淝水之戰”勝利的時刻,諸蒜子卻與世長辭了,享年六十一歲。她的一生似乎很少清閑,總是在皇位懸虛、政局不穩時,出來扮演著平衡局勢、穩定民心的作用。

可惜的是她身為女子,隻能幾度垂簾而不能連續地執政。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也許東晉

王朝能夠有另外一番興旺局荊州刺史桓衝上表朝廷,請求移鎮上明(在今湖北省鬆滋市西),上明,在長江之南,江陵以西,良田沃土,軍糧充足,其地北枕大江,西接三峽,可以應接四方。荊州原鎮江陵,江陵在江北,桓衝此舉有避敵之意,退至江南,準備堅壁清野,以長江天險來對付秦人。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諸軍事的謝安對桓衝之舉頗不以為然,朝堂之上,他力保五兵尚書王蘊都督江南諸軍事、兼徐州刺史(徐州乃僑郡,治所在京口,京口即今鎮江,在江南,所以王蘊督江南之兵),將江北的兵權交付給一位三十四歲的年青人謝玄,以其為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

太元九年,桓衝病逝,荊、江兩州缺守將,朝野一致認為謝玄在淝水之戰中有殊勳,

理應由他來取代桓衝的空缺。但是,謝安從全局和國家著想,沒有讓謝玄去補缺,仍以桓石

虔、桓石民和桓伊任三州刺史。

謝安:萬歲,今桓衝謝世,荊州,江州和洛陽三地缺少守將,請我主萬歲速派大將戍守。

司馬曜:派哪家愛卿為好?

桓伊:肥水之戰,謝玄戰功第一,可謂荊州刺史。謝石可做江州刺史,謝琰可為洛陽守。

謝安:萬歲,不可。

司馬曜:謝愛卿請講。

謝安:謝玄在肥水雖有寸功,然桓將軍新亡,桓家尚有將才在,宜任用桓石虔為荊州刺史,桓石民為江州刺史,桓伊任洛陽守。

司馬曜:就依謝卿所奏。

謝安:萬歲,現今北方胡族相互攻擊,戰力大為削弱,我朝正好北伐,以拓疆土。

司馬曜:謝愛卿,朝廷有你這樣的柱石,何愁不安?

謝安:謝萬歲信任,安石正想讓謝玄謝琰帶兵北伐,為我主再效犬馬!

司馬曜:謝愛卿,您們謝家忠勇為國,朕愛撫不及,就歇養一段時日,此事容幾天再議吧!

謝安:萬歲,戰機轉瞬即逝,請我主立決。

司馬曜:既然愛卿不覺乏累,諸事愛卿調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