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苻堅再派大將彭超攻掠江淮,占辟第二戰場,占領彭城,秦將俱難、毛當率秦軍
六萬取淮陰,奪盱眙,圍三阿,距廣陵不過百裏,朝廷震動。秦軍圍襄陽一年未能攻克,苻堅大怒,賜苻丕劍,若不能攻下城池令其自裁,苻丕大驚,猛攻襄陽,城中出現叛徒,朱序城破被俘。
西線戰敗,謝玄在東線發起反擊,率北府兵由廣陵救援三阿,敗秦軍於城下,隨後進取
盱眙,夜襲淮陰,在君川與秦軍會戰,大敗秦軍,彭超自殺,俱難被苻堅削爵為民。謝玄率北府兵一個月內,以少勝多,四戰四捷,將秦軍打回淮北,威名遠震,被封為冠軍將軍,加徐州刺史。
為保持士族大戶的權利的均衡,謝安讓桓溫弟弟桓豁做荊州刺史,主持長江中遊的軍
事。桓豁死後,他又讓桓衝從長江下遊移鎮荊州。
379年,襄陽被前秦苻堅攻陷後,桓衝因戰守無方,引咎辭職。謝安也未懲辦他,仍讓
他繼續領兵扼守中遊。他不計前嫌,寬宏大量的胸懷深深感化了桓氏兄弟。當桓溫的黨羽曾一度鼓動桓衝伺機誅殺謝安,專斷朝政的時候,桓衝不但沒有采納,反而自以為德望不及謝安,而忠心聽命於安石的調遣,效命於朝廷。謝安對桓氏的寬懷大度,對團結其他士族,共同維護晉室,起了積極的作用。
內景朝廷在軍事上,運籌帷幄,組建“北府兵”。謝安在實行政治改革的同時,在軍
事上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謝安在執政初期,最感薄弱的是手中沒有一支可靠的武裝力量,
而沒有一支強大武裝力量的支持,對內不能與桓氏集團保持平衡,對外更不能與北方強大的
前秦抗衡。於是,謝安“內舉不避親”,推薦侄子謝玄為征西將軍,鎮廣陵(揚州)、京口(鎮
江),並授意他組建北府兵。
司馬曜:眾愛卿,前秦在北方對我虎視眈眈,國家正是用人之際,請各位愛卿推舉能鎮守北方、抵禦前秦的文武良材。
謝安:謝玄有經國才略,可以擔當此任。
王珣:萬萬不可啊,萬歲,謝玄可是謝安大人的親侄子呀!
謝安:王大人所言不虛,謝玄確實我的侄子,然而我舉薦的是有經國才略的帶兵良將,不管他是不是我的侄子。
郗超:謝玄確是將才,有經國才略,我和謝玄曾經同事桓溫,對此深信不疑。
(退朝後郗超歎曰:謝安能違眾舉親,真是明達;謝玄有真才實幹,肯定不會辜
負他的推舉,可見對謝安用人的認可)
司馬曜:加封謝玄為建武將軍,駐守北邊,以抵禦前秦。哪位愛卿還有舉薦?
謝安:臣再舉薦一人,名叫桓伊,也有安邦之才。
司馬曜:是桓溫的弟弟嗎?
謝安:非也!曾是桓溫的參軍,曾在幾年前和謝玄一起擊破王鑒和張蠔,況此人精通音律,張弛有度,是我朝難得人才。
司馬曜:是那個為王徽之笛上三弄之人嗎?
謝安:正是此人,請萬歲加封!
司馬曜:加封桓伊為豫州刺史。好,謝愛卿,還有誰,一塊給朕推薦出來。
謝安:徐邈、範寧!
司馬曜:這二人有和能耐特長?
謝安:這徐邈雖為北遷庶民,但姿性端雅,學習刻苦,博聞強記,文才全州聞名。
司馬曜:好,朕就加封為中書舍人,在西省侍帝。朕身邊還真缺少這樣一個人呢!謝愛卿你舉薦的真是太及時了!這範寧呢?
謝安:這範寧是範汪大人的後代,曾任餘杭令,他推崇儒學,大興庠序,興學重教,弟子數千人,臣建議加封範寧為臨淮太守,將學校教育發揚光大。
司馬曜:準奏!
征西將軍府
謝玄:劉牢之,本帥任命你為將軍府參軍,負責北府兵。
劉牢之:謝大帥。
謝玄:東海何謙,琅峫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晉陵孫無終,汝等驍勇善戰,現任命你等為將軍府偏將,輔助劉牢之訓練北府兵。
何謙等:謝大帥。
謝玄:眾位將官,我們要在平時把軍隊的戰鬥力訓練出來,在朝廷需要我們的時候,出能戰,戰能勝,以保衛國家,報效朝廷。
眾將:聽將軍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