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宮廷談玄比敘典王謝姻親出亂象(1 / 2)

內景宮廷司馬曜得到徐邈,欣喜若狂,但又忐忑,急欲一驗身手。他馬上招來殷仲堪、王恭、王珣和郗恢等人,要試驗個人的才學文章,因為司馬曜也是個雅好典籍的人。

司馬曜:王珣,你家叔叔一代書聖王羲之曾經組織了一個蘭亭會,流傳下蘭亭序貼的美名,你也是一代書法大家,我們在座的各位又都是當朝名士,都是才高八鬥的士子,今天,徐邈剛到這裏,正好邀請大家一同聚會,一來給徐大人接風,二來也來一個當代才子聚會,大家說好嗎?

王珣:萬歲英明,但不知萬歲想讓大家行個什麼酒令啊?是寫詩呢,還是敘典呢?

徐邈:敘典吧,來得文雅,不拘束,氣氛平和,豈不更好?

司馬曜:徐邈這個提議好,我們就先來敘典。那這裏沒有曲水流觴,我們就用宮女擂鼓唱歌,我們傳花飲酒吧!

郗恢、王恭:好!第一個自然是萬歲先說啊!

司馬曜:(端起一杯酒,站起身來,臉向上微仰突然一下身說)河洲。

(飲酒完坐下)

(緊挨著司馬曜坐的是王珣,他端起酒杯,站起身來)

王珣:萬歲慧心是講男女戀情,或讚美後妃之德呀!

司馬曜:怎麼講?

王珣:《詩經﹒關雎》裏說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洲”這個典故是從這裏出來的,是嗎,萬歲?

司馬曜:王珣果然博文廣識。該王珣說了。

王珣:(飲酒)三人成虎。

(挨著王珣坐的是王恭,他站起身來,端起酒杯)

王恭:《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這個典故是說,流言惑眾,容易誤假為真。對嗎,王大人?

王珣:這個小問題自然難不倒王恭大人,下麵聽王恭大人的典故了。

王恭:(滿飲杯酒)好,我來個吳市吹簫!

(挨著王恭坐的是郗恢,他站起身來,端起酒杯)

郗恢:《史記·範睢蔡澤列傳》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簫,乞食於吳市,卒興吳國,闔閭為伯。這就是吳市吹簫的故事吧,是嗎,王恭大人?

王恭:郗大人果然多識。到郗大人說典了。

郗恢:王恭大人說吳市吹簫,我就說長安索米吧。

殷仲堪:《漢書·東方朔傳》臣朔饑欲死。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長安米也。後因以“索米”稱謀生。可對嗎,郗大人?

郗恢:殷大人學識廣博呀,佩服!該我說了,我就給徐邈大人來個智差三十裏吧!

徐邈:《語林》曹操至江南,讀曹娥碑文,背上別有八字,其辭雲:‘黃絹幼婦,外孫蒜臼。’曹公見之不解,而謂德祖:‘卿知之否?’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卅裏,曹公始得,令祖先說。祖曰:‘黃絹色絲,“絕”字也;幼婦少女,“妙”字也;外孫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辭”字也。謂“絕妙好辭”。’曹公笑曰:‘實如孤意。’”曹娥碑上的八字暗語,楊修見之立即能解,曹操行了三十裏才悟出,後遂用“智差三十裏”謂才智相差很大。我說的可有錯誤之處哇,郗大人?

郗恢:一字不差,徐邈果然好學識,郗某領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