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坐鎮姑孰,手握重兵,遙控朝局。朝廷中樞政務把持在四人手中,尚書仆射王彪
之、侍中王坦之、中書侍郎郗超、吏部尚書謝安,此四人皆出自江左望族,琅琊王氏、太原
王氏、高平郗氏和陳郡謝氏。郗超是桓溫在朝中的代言人自不必說,其餘三人在此次鬥爭中
出奇的步調一致。司馬昱駕崩之日,朝中四人就開始了爭鬥。
郗超:列位大人,我看必須向大司馬桓溫請示,才能讓新皇登基。
王彪之:(一臉嚴厲)天子駕崩,太子代立,大司馬怎能有資格提出異議!如果當麵向他諮詢,一定反被他責備。
(群臣無言以對,郗超也不敢正視王彪之,更不敢提出異議,於是司馬曜登上帝
位,禇太後迫於桓黨壓力,發布懿詔,讓大司馬桓溫依周公舊例攝政)
王彪之:此異常大事,大司馬必當固讓,使萬機停滯,稽廢山陵,我不敢遵奉命令,謹將詔書密封歸還。
王坦之:對,大司馬必定為國家考慮,不讓自己成為公敵,我同意王彪之大人的意見,詔書密封歸還,頒布新皇即位之詔書。
郗超:你們連太後的意見都敢拂逆?
謝安:不是拂逆太後懿旨,而是太後早已歸政。
(王彪之與王坦之鐵心要與桓溫爭鬥到底,在他們的背後還有一株小草謝安)
內景晉孝武帝將要給大臣們講《孝經》,謝安、謝石兩兄弟便在自己家裏和一些人互
相討論學習。車胤也在其中,他聽後有疑難,但又不敢問謝家兄弟。
車胤:袁兄,你說我該怎麼辦?我不問吧,怕把精彩的講解遺漏了;多問吧,又怕勞煩謝家兄弟。
袁羊:我看他倆決不會因你多問而嫌厭的。
車胤:你怎麼知道呢?
袁羊:哪裏見過明亮的鏡子厭倦人們常照,清澈的流水害怕和風吹拂!
桓溫本來以為簡文帝會把皇位讓給他,聽到這個消息十分失望,就帶兵進了建康。桓
溫到達建康那天,隨身帶的將士,都是全副盔甲,手裏拿著明晃晃的武器。朝廷官員到路邊
去迎接時,看到這個情景,嚇得變了臉色。
司馬曜:王愛卿、謝愛卿,你們兩位替朕去迎接桓大司馬!
謝安、王坦之:臣領旨!
(謝安、王坦之出了朝門,就見桓溫的一個偏將來朝門宣讀桓溫的旨意)
偏將:請王坦之大人和謝安大人到大帳相見。
(王坦之到了桓溫的大帳,渾身出冷汗,連衣服都濕透了,謝安卻十分鎮靜)
謝安:王大人,莫要緊張,朝廷之事全靠你我了!
(坐到桌前,呷了幾口茶,慢條斯理地進賬對桓溫)
我聽說自古以來,講道義的大將,總是把兵馬放在邊境去防備外兵入侵,桓公為什
麼卻把兵士藏在壁後呢?
桓溫:(有點不好意思)我也是不能不防備點兒。
(說著,就命令左右把後麵埋伏好的兵撤去)
謝安:大司馬帶兵到京城,肯定有什麼大事,不妨說來讓我和王大人聽聽。
桓溫:殷涓、庾蘊之徒素與桓溫不睦,又依仗兵權欲圖謀反,我很想把他們清除。二位大人以為如何?
謝安:說人謀反是要有證據的,空口無憑,會被人說成是誣陷的,這不是大司馬的作風!
桓溫:謝侍中說的對。有些朝中官員和朝議條款,是要動動了,我明天把名單和條款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