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興利開鑿謝公塘 討溫郗超作假信(2 / 2)

郗愔的外甥、黃門侍郎王徽之到郗家祝賀。

王徽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好像自言自語,又重複這句話,特意要人聽見)

郗融:(對郗超)哥哥,王徽之太過分了!

王徽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郗融:老人家今天拜官,王徽之說的話太不恭敬了,實在難以容忍。

郗超:這是陳壽對諸葛亮所作的評語,人家把你家的人都比作諸葛武侯了,還有什麼可說的!

(王徽之對他的舅舅郗愔有些瞧不起,他想表達的意思確實是隨機應變的用兵策略不是郗愔

的擅長。可惜他忘了自己所引用的兩句話,竟是出自陳壽對諸葛亮的評語,結果被他的表兄

弟郗超所利用,從而出現了“欲貶實褒”的喜劇效果)

郗融:啊哦,原來如此呀,怪不得表兄老是重複這句話呢!

369年春,郗超父親、徐、兗二州刺史郗愔給大司馬桓溫去了一封公函,表示要與桓

溫共同輔佐王室,並請求率領自己的部隊渡河北上,討伐前燕,收複失地。郗愔寫這封信,

是因為不久前收到了朝廷的命令,要他與桓溫一道進行北伐戰爭,而邀請他參加北伐的正是

桓溫本人。郗愔對東晉王朝忠心耿耿,接命令後心情特別激動,以為為國立功的機會到了,

於是動情地寫了這封信。

遺憾的是郗愔並不清楚桓溫邀請他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桓溫有雄才,誌在收複中

原,這是事實,但他同時更企圖以軍事上的勝利來提高個人的威望,從而達到代晉稱帝的目的。郗愔對此卻一無所知。可以想見,桓溫如果讀到這封信,肯定會加深對郗愔的疑忌,從而給郗家帶來災禍。

幸好郗超先看到這封信,他氣得當即把信撕得粉碎,然後提筆代父親寫過了一封信給桓

溫。信中說自己不是將帥之才,不能勝任軍旅重任,而且年老多病,請求找一個悠閑的地方休養,並勸說桓溫統領自己的部隊。

郗超:大帥,這是家父給你的信。

桓溫:哦,郗愔刺史,(見信,大喜過望)令尊太謙虛了,不過養老的地方我會給他選個好地方的。

當即調任郗愔為冠軍將軍、會稽內史,自己則當仁不讓地兼任徐、兗二州刺史。自此,東晉

的荊、揚兩個重鎮,全由桓溫一人兼任,他一人掌握了長江上下遊的全部事權。

郗超:謝大帥眷顧。

桓溫:京口酒可飲,兵可用。今天達成了我的心願,令尊功勞應上報朝廷,加官進爵。

郗超是桓溫最主要的謀士和最得力的助手,同時也是桓溫的死黨,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然而郗愔卻不知道。假如郗愔早知道兒子已與桓溫結為死黨,郗超擅自做主代他給桓溫寫信,從而把手中的權力奉送給桓溫以保一家平安,郗愔會堅決反對的。

王徽之從郗愔家出來,泊舟於清溪側,正值桓伊從岸上經過,二人素不相識,恰好船

中有人認出他就是野王

王徽之:船家,你去請那位善吹笛者來船上。

船家:官人,船上有位公子想請你過去吹奏一曲。

桓伊:好吧。

(桓伊到船上,見船上一個神情高傲的年輕人,正抬眼望天,好像天空裏有他非常關注的東西)

王徽之: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此時桓伊已是有地位的顯貴人物,但仍然十分豁達大度,即刻下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而兩人卻沒有交談過一句話,同行的下屬都非常奇怪,又都不敢貿然詢問,都詭異地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