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徐邈到,連忙施禮;說不知太守駕到的愧疚話
謝安:聽縣令說先生正幫著範寧縣令整理春秋穀粱傳呢,先生真是高人啊!
徐邈:那是縣令大人錯愛,小民也是一時興起,正趕沒有什麼大事的時候,就給他管理這個學堂,趁空整理春秋穀梁傳,很快就要付梓了,裏麵凝注了縣令大人不少的心血呀!
謝安:範縣令,我今天來到這裏,頗有感慨,吳興郡裏有你們這樣的縣令和先生,還怕治理不好嗎?你們這樣勤政愛民,厚篤執教,民風也變得淳樸而厚實了,真正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地步了,我很欣慰,這一趟不虛此行啊!
徐邈:範縣令一心為民,大興鄉學,鄉學弟子已經到一千多人,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了,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好官呀!
謝安:我一定把範縣令的情況反映到朝廷,請朝廷封賞。我看可以在吳興郡裏率先推廣範寧縣令的做法,讓更多的孩子走進學堂,可以讓縣裏或者郡裏拿些錢出來,俸祿都花了,拿什麼貼補家用啊?另外,你們兩位看,還有什麼事情是郡裏急需解決的?
範寧:興修水利,建塘修壩。江南雨水多,常年造成澇災,興修水利可以造福於民。
謝安:好,這個事回來我們再認真研究,今晚就先到這裏,我不打擾兩位了。
三天後,吳興太守府貼出告示,內容如下:各縣學習餘杭縣興辦鄉學,特別照顧那些
孤兒入學,太守府會拿出一些獎勵基金來獎勵那些做得好的縣令和學的好的生員。興修水利,
各縣把易發生水澇災害的地方報告給太守府,太守府研究後公布修建計劃。鼓勵百姓開墾荒
野,在山坡和水澤之地開荒養魚,政府支持,免交各項稅務。鼓勵百姓種桑養蠶,開通關市,
招來遠商,繁盛貿易。
告示貼出幾天後,太守府不見動靜,也沒有縣官到太守府走動,謝琰有點著急,就問內史。
謝琰:張大人,學生怎麼沒見到各縣對太守府的告示的反應的碟文呢?
張勳:公子莫急,太守自有法度。
謝琰:我爹雖研磨書法,我能猜出他內心的焦急。
張勳:公子多慮了,你不知吳興界內民眾的心態,也不知乃父的心中所想,但等無妨,少時自有分曉。
果然過不多時,各縣上報的學齡兒童的數量和名姓,還有興修水利的預案建議,都紛紛
到來,謝安忙找張勳和謝琰進去研究,確定在城西開一水塘,澇時蓄水,旱時澆灌,於是謝
安領著張勳和謝琰到城西,依據地勢,劃定範圍,張勳召集各縣縣令,分工開工。
鹹安年間(371-372年)吳興太守謝安在城西開謝塘,在長興縣南築官塘又名謝公塘;民獲其利,譽稱“謝公塘”。這謝公塘深有三十多米,地下泉水竄出,甘甜清冽,為老百姓解決了吃水的問題,深得當地人的喜歡。
謝安在此間仿會稽東山的故居建造了一間別墅,經常來此居住,並將此山改名為東山。
很短的時間內,吳興郡出現了人行街衢,雞鳴樹下的興旺景象。
內景桓溫大帳郗超入桓溫幕府後,桓溫對他傾意禮待,郗超亦深自結納,兩人很快
結為同黨。
桓溫:景興啊,本帥得到你,就像魚兒得到了水呀!
郗超:謝大帥抬愛,景興誠惶誠恐。
桓溫:你很聰明,我的心思什麼都瞞不過你,你就是我的死黨。
郗超:景興願意肝腦塗地,報答大帥的知遇之恩。
桓溫:好,好,好!
公元367年九月,朝廷任命郗愔為都督徐兗青幽四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