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夏天氣的中醫保健(7)(3 / 3)

還須說明的是,喝飲料不能替代飲水。因為飲料大多含有一定的糖分,飲料中的糖分越高,滲透壓也越高,越不易為細胞所吸收,反而會帶走細胞內水分,容易引起體內失水。

另外,以冷飲解渴常難以達到目的,導致頻繁暴吃,對消化道是一個很強的冷刺激,會引起消化道異常蠕動和功能紊亂,導致腹痛、腹瀉等。

夏天飲料品種繁多,除了傳統的中藥保健冷飲外,還有固體飲料、湯汁飲料、果汁飲料、強化飲料、酒精飲料等等。例如,山楂晶、菠蘿晶、酸梅粉、橘粉等,皆有消暑止渴之功,且飲用方便,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使用。酒精飲料如啤酒、小香檳、汽酒等,含有少量酒精,有消暑止渴、舒筋活血、開胃醒腦之功,適量飲用,可興奮中樞神經係統,減輕疲勞。果質飲料,如草莓汁、刺梨汁、獼猴桃汁等,味甘酸、寒涼、營養豐富,不僅酸甜適度,而且清香可口,有健胃消食、滋補強壯的作用,可選擇飲用。

冷飲盡管喝著舒服,也有一定的解暑效果,但總的來說,解暑還是茶水好。溫熱的茶水是夏天理想的軟飲料。科研人員對炎熱天喝溫茶水和喝飲料兩組人的皮溫測定表明,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而冷飲則僅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水者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與體溫相近的溫茶,水分子能較快排列整齊地進入腸壁,所以很能解渴。

(7)科學地喝水在夏天6節氣人們特別容易口渴,需要隨時喝水,如何科學地喝水呢?

①飲水莫待口渴時

不少人的生活習慣都是以口渴與否來決定是否喝水,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表示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②大渴勿過飲

人若在大渴時,最易一次飲水過多,從而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古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一旦出現大渴難耐的情況,應緩緩飲水,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③睡前不宜多飲水

因為當人處於睡眠狀態時,人體隻是維持基礎代謝,各種代謝進行得非常緩慢,不需要過多的水分,而且睡前飲水過多,不利於夜間休息。

④用餐時不宜喝水

因為進餐時喝水,會衝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

⑤晨起喝水有助健康

因為早晨喝水可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體液的正常水準。

⑥運動時尤其要注意喝水

夏天水分的消耗雖大,運動時補水尤為重要,最好的飲水方式是量少次數多,運動時可以每20~30分鍾一次,每次喝120~240毫升。如果運動量很大,最好喝一些帶鹽或含電解質較多的水或飲料。

(8)注意補鈣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攝入鈣質不足,輕者會發生盜汗、易驚、煩躁不安的症狀,重者會影響骨骼、智力的發育。夏天氣候炎熱潮濕,而兒童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較低,飲食的消化吸收易產生障礙,故兒童在夏天容易出現缺鈣症狀。

另一方麵,兒童在夏天曬太陽時間過長,促使骨骼加速鈣化,血鈣大量沉澱於骨骼,而使經腸道吸收的鈣質相對不足,造成血鈣下降,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此時如果兒童攝入的鈣質不足,或不能及時補充鈣質,極易導致低鈣性驚厥症,出現雙眼上翻、麵肌顫動、肢體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狀。

因此,夏天要及時給兒童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蝦米皮、海帶、魚、骨頭湯等。另外,蛋白質可促進鈣的吸收,也應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製品、雞蛋等。另外還可以給孩子每天服用一定量的鈣片以補充流失的鈣。

(9)注意飲食衛生夏天6節氣氣溫高、濕度大,食物極易變質,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疾病。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每年6~7月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期,就是因為此時的氣候特別適合致病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病從口入”,夏天尤其要把好“飲食關”:

飯菜一定要新鮮,最好現做現吃,不吃剩飯。若置於冰箱,取出後要熱透再吃;

瓜果要洗淨、消毒後再食用;

冷食的製作要有無菌觀點,菜刀、砧板一定要生熟分開。抹布等用後曬幹,不要放於濕陰處。還有一個大問題,即不把汙染帶回家。食物汙染的途徑實在太多,還有些“黑心人”為了賺錢而製造出“有毒食品”來騙錢。這就要增加選購知識,家庭主婦不但是全家的炊事員,也是全家的保健員。

3、夏天6節氣宜食的食物夏天,天氣炎熱,是一年裏陽氣最盛的季節。對人而言,這個時節是身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由於暑與濕為夏天的主氣,故夏天飲食,要注意防暑保陽,應以清淡、油膩少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且食物中宜含豐富的水和無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