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夏天氣的中醫保健(2)(1 / 3)

小滿節氣正值5月下旬,氣溫明顯增高,如果睡覺時貪涼容易引發風濕病、濕性皮膚病等。在這個節氣的養生中,“未病先防”的養生觀點應該大力提倡。在沒有任何疾病的情況下,也要做好各種預防工作。此養生觀點中強調:“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和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的病理觀。”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外界的環境因素密切聯係,人類需要掌握自然規律,並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保持體內體外環境的和諧,這樣才能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中醫的觀點認為,疾病的產生,關係到正氣和邪氣兩方麵。邪氣是導致疾病產生的條件,但是人體的正氣不足才是發病的內在原因和根據。這決不是否定外界的因素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會起到主導作用。因此,在養生觀中,我們應該盡量從增強機體正氣和防止邪氣入侵兩方麵入手。

小滿節氣是皮膚病的高發期,皮膚病人應該特別注意飲食調養,日常飲食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利濕清熱作用的食物。

3、芒種時節的保健養生

自於我國地域遼闊,同一節氣的氣候特征也有差異。芒種時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南方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十分潮濕,天氣異常濕熱。另外,我國的端午節多在芒種日的前後,民間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說法。此話告訴人們,端午節沒過,禦寒的衣服不要脫去,以免受寒。在我國的江西省有諺語:“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短短幾句話反應了夏天人們的通病——懶散。其原因是夏天氣溫升高,空氣中的濕度增加,體內的汗液無法通暢地發散出來,即熱蒸濕動,濕熱彌漫空氣,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離濕熱之氣。所以,暑令濕勝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芒種節氣裏不但要注意雨期的防曬防潮,更要注意增強體質,避免季節性疾病和傳染病的發生,如中署、腮腺炎、水痘等。

因為芒種時節常常陰雨連綿,因此,芒種的養生重點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征而定:在精神調養上應該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不要惱怒憂鬱,這樣機體得以宣暢,通泄得以自如;起居方麵,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複疲勞,有利於健康。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鬆,”陽熱”易於發泄。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

芒種的飲食調養方麵,曆代養生家都認為夏三月的飲食宜清補。

《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元代醫家朱丹溪的《茹談論》

曰:“少食肉食,多食穀菽菜果,自然衝和之味”。從營養學角度看,飲食清淡在養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蔬菜、豆類可為人體提供所必需的糖類,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及大量的維生素,維生素又是人體新陳代謝中不可缺少的,而且可預防疾病,防止衰老。瓜果蔬菜中的維生素C,還是體內氧化還原的重要物質,它能促進細胞對氧的吸收。在細胞間和一些激素的形成中是不可缺少的成分。除此之外,維生素C還能抑製病變,促進抗體的形成,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多吃瓜果蔬菜,從中攝取的維生素C對血管有一定的修補保養作用,還能把血管壁內沉積的膽固醇轉移到肝髒變成膽汁酸,這對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也有一定的作用。蔬菜中的纖維素對保持人體大便通暢,減少毒素的吸收以及防止早衰、預防由便秘引起的直腸癌的發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飲食不應該過鹹、過甜。飲食過鹹,體內鈉離子過剩,年齡大者,活動量小,會使血壓升高,甚者可造成腦血管功能障礙;吃甜食過多,對人體健康也不利,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逐漸降低,易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積累,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症和高膽固醇症,嚴重者還秀發糖尿病。由此可見,飲食是養生防病極其重要的一種手段。因此,在夏天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耗氣傷津之時,宜多昨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的食品。女士在月經期或產後期間,雖天氣漸熱,也忌食生冷性涼之品以防由此引發其他疾病。

適宜的膳食有西紅柿炒雞蛋、香菇冬瓜球、五味枸杞飲等,有生津止渴、補益腸胃、滋腎陰、助腎陽的功效。

4、夏至時節的保健養生

從中醫理論講,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天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夏天炎熱,要保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天有其獨到主見,認為夏天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裏所說就是夏天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