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灰沙入眼時
可用淚水衝洗異物使其自然排除的辦法。首先用洗淨的手向前拉眼皮,使眼珠與眼皮之間有一縫隙,眼淚就會把異物衝出來。此法無效時,求助別人,把眼皮翻開,用幹淨的手帕或軟布把異物拭去。
④預防紅眼病
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眼疾病,是通過接觸傳染的。因此,注意手的衛生,不用手摸眼睛,不與患者接觸,紅眼病流行時不去公共浴池洗澡,不去理發館理發,家庭或單位有人患紅眼病時,應采取隔離措施。
(3)注意口腔衛生
注意口腔衛生,要從以下幾方麵做起:
①每天刷2次牙
要改變一天隻刷一次牙的習慣,睡前和早晨都要刷牙,特別是堅持睡前刷牙,對保持口腔衛生有更大意義。要采用“豎刷法”,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2~3分鍾。
②講究剔牙的衛生
最好不剔牙,如果確實需要剔牙,要注意采用清潔的消毒的牙簽。不要養成每天剔牙的不良習慣。千萬不要用手指甲或不潔的牙簽剔牙,以免把病菌帶入口腔。
③正確選用牙膏
選用牙膏應注意兩點:一是不要長期使用一種藥物牙膏,以免口腔內細菌產生抗藥性;二是不要完全依賴藥物牙膏來治牙病,因為藥物牙膏隻有輕微的抗菌能力和抗病作用。
(4)注意耳的衛生
注意耳的衛生,要從以下幾方麵做起:
一是不要養成挖“耵聹”的壞習慣。
二是耳朵裏灌進水時及時排出。
遊泳、洗浴、洗臉時,可能發生水灌進耳朵的情況,應采取“單腳跳”的辦法,借助跳動的震力把耳朵裏的水震出來。如果雙耳進水,可兩腳交替跳動。跳動時頭要偏向進水的耳朵一側。
三是耳朵進入異物時不要亂挖亂摳。
耳朵內進入蚊、蠅、螞蟻及較大顆粒異物時,千萬不要自己亂挖亂摳,應求助於別人,最好去醫院找五官科醫生取出。
四是聽到強噪音的保護措施。
聽到強噪聲時,應采取應急自我保護措施,即掩耳或用棉花堵塞耳朵。
5、預防各類兒童疾病
(1)慎防小兒風濕熱
春天氣候多變,居住在擁擠、潮濕環境中的兒童或營養不良的兒童風濕熱的發病率較高。資料表明,風濕熱常見於5~15歲學齡兒童,而25歲後或4歲前初次發病者少見。
風濕熱是一種過敏反應,此症表現特點為:初期發熱咽痛,類似感冒,很難辨別,後來逐漸出現遊走性多發性關節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舞蹈症等症狀時才會被發現。這種病容易複發,往往會引起心髒損害,導致風濕性心髒病。風濕熱的治療原則是消除炎症、保護心髒、控製風濕活動、防止形成慢性心髒瓣膜病。所以,一旦臨床確診為風濕熱就應及時治療並臥床休息,一直持續到風濕活動完全停止以後。家長平時應注意氣候冷暖變化,督促孩子加強鍛煉、合理飲食,保持環境衛生。
(2)莫讓水痘害小孩
每逢春暖花開時節,在孩子們中間便會流行水痘。這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在整個發病期間都有傳染性,而且傳染性很強。
預防水痘首先要做好患兒的隔離,直到皮膚完全幹燥結痂,才可解除隔離。而接觸過水痘患兒的易感兒童,應觀察3個星期。患兒每日要更換內衣,洗淨後煮沸30分鍾消毒。房間可用陽光或紫外線消毒。
此外,除了按醫囑服藥外,還應注意家庭護理,補充足夠的水分和蛋白質。如果皮疹瘙癢難忍,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再塗些紅汞(紅藥水)。皮疹痂皮未脫落時,可用溫水擦洗,但不可洗澡。遇到嚴重的並發症,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6、春節謹防傷食症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備有花生瓜子、糖果糕點、美味佳肴等,孩子們的嘴巴一天到晚吃個不停。殊不知,這樣很容易使孩子患上節日傷食症。
兒童的消化器官發育尚未健全,消化液分泌不足。倘若在節日短時間內吃進過多的雜亂食物,不僅破壞了孩子平日正常的進食習慣,而且易導致胃腸道消化功能紊亂,引起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嚴重的還可因胃內容物過多,使胃的張力下降,導致胃擴張。
因此,有關專家告誡家長,春節期間孩子的飲食一定要有節製,在保證一日三餐正常膳食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的基礎上,適當給些零食即可。同時,盡量少給孩子吃難以消化的糯米食品、油膩食物和巧克力等高熱量食物,對甜飲料也應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