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有許多溫熱病流行,這些疾病都因病毒引起發病,孕婦應注意預防,因為病毒進入母體會造成胎兒許多疾病。如:風疹病毒可引起胎兒先天性白內障、心髒病;麻疹病毒可引起先天性心髒病;流感病毒可引起兔唇,中樞神經係統畸形。另外,孕婦在春三月還值得警惕的是切忌接觸貓糞。此季節,貓出來“思春”,活動非常頻繁,到處拉貓糞。這些貓糞中有數以百萬計之弓形屬寄生蟲卵。這種蟲卵對一般成人無害,但孕婦一但感染,會致使腹中的胎兒產生弓型屬病,使嬰兒出生後眼部、腦部受到損傷。春三月陽氣升發,孕婦容易產生失眠現象,宜用導引術、靜養功等健身方法糾正失眠,忌服眠爾通、冬眠寧等鎮靜催眠劑,否則易於造成新生兒先天性心髒病。春天孕婦也易於傷風感冒,患病之後最好用中草藥治療,忌服阿斯匹林、水楊酸鈉、保泰鬆等解熱藥物,避免可能造成胎兒畸形及新生兒多種疾症。在飲食營養方麵,胎孕婦女在本季節要多食用黃豆芽、青筍、胡蘿卜、白菜、豆腐等,少食青菜、蒜、生薑、蔥。禁忌:半夏、桃仁、紅花、茅根、茜草、兔肉、狗肉、馬肉、羊肝、鯉魚等。
春三月,氣溫由寒變暖,人們逐步脫去冬衣,身著衣物單薄起來,此時青春期的女孩子,乳房發育較快,於是害羞,采用胸罩等束著乳房。這是一個極不好的習慣,束胸不利於健康發育,有的甚至把乳頭束萎縮了,等到當了母親,生了孩子,乳頭突不出來,嬰兒無法吸乳,造成深深的遺憾。
十一、春天6節氣兒童的保健
春天三月,大自然桃紅柳綠,氣象萬新,麥苗青,菜花黃,田園風光無限美,正合乎兒童的生理特征:“一派生機”。兒童的生長發育不能靠自身鍛煉,更不用說靠他們自己的養生之道,而需要依靠成人給予護理、教養與引導。值此春天的到來,家長應了解兒童的這種“春升”、“向上”的心理。
1、注意防寒保暖
在衣物穿著方麵,因適時脫去他們厚厚的冬衣,讓他們的四肢得到很好的舒展、從事多種靈巧有益的活動。脫去冬衣之時,應同時觀察兒童各部骨骼肌肉發育是否良好,有無畸形,有無營養不良,如雞胸、漏鬥胸、駝背、斜肩、八字腳等。
(1)腳暖
腳遠離心髒,保溫能力差,並且腳部受涼與感冒有直接關係。所以,兒童春天宜穿厚襪及棉鞋,睡前最好用熱水燙腳並按摩腳心,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環。
(2)背暖
背部的足太陽膀胱經及督脈等經脈主一身之表,好像“籬笆”一樣,起著防禦風寒濕三邪侵入的作用。若保暖不當,易損傷陽氣而致病或使舊病複發,加重病情。所以兒童春天最好穿棉、毛背心。
(3)頭暖
春天外出時應戴帽子,否則會使體熱迅速散發,極易引發各種疾病。但帽子也不宜太厚。
(4)身暖
多到室外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地方活動鍛煉,以適應室外氣溫的變化,增強耐寒和抗病能力。
(5)室暖
室溫應保持在16℃以上,濕度以40%~50%為宜。室溫過低易誘發各種春天常見疾病。
2、適當進行春遊
春天裏,陽光明媚,大人們都喜歡郊外旅遊,兒童們的心理也與成人一樣。對於生活在城市的兒童,不妨帶他們到春郊廣野,名勝風景區,遊覽觀光、開闊視野。讓兒童們在這一季節多看嫩綠青翠的植物,可以補肝明目,因為中醫認為綠色屬肝,肝開竅目,多看綠色植物十分有助於預防和糾正近視眼。家居農村的兒童,就應帶他們去逛逛新城,進公園、動物園,玩玩遊戲,坐坐碰碰車,啟發他們的智慧。
兒童春天出遊益處很多,但是在春天出遊時需注意以下幾方麵的保健。
春遊時常會遇上低溫、陰雨、濃霧、強對流天氣,所以兒童要注意穿著適當。一般來說,一定要提前取得旅遊當地的氣候資料,記住隨身帶件保暖的外套。
雨具是春遊必須隨身攜帶之物,最好帶一把小折疊傘或雨衣。
鞋一定要舒適,最好穿運動鞋。
春遊時,如在外野炊、野餐,要注意飲水和飲食衛生;
不要坐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以免受潮致病;有過敏史的人,要備好抗過敏藥品,並盡量回避有花之處。
要避免過分勞累,春遊時要量力而行,不要走得過遠,登山不要過高。
3、注意平衡營養
春天,易見兒童皮膚粗糙,宜適當補充維生素A,口服魚肝油。多食一些胡蘿卜粥,多食一些青筍等綠色蔬菜。若見有囟門晚閉,或有佝僂病的兒童,應宜多補充維生素D和含鈣成份高的飲食,必要時補充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