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0歲高齡的馬寅初患直腸癌,經周恩來親自批準,妥善進行了手術,身體基本康複。而在此時,周恩來自己患了癌症,還派護理自己的醫生前去看望馬寅初。隨後,他又打電話詢問馬寅初服用什麼藥,還有什麼要求,馬寅初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此後,馬寅初對家裏人說:“在數十年交往中,周恩來是最得人心的共產黨員,是最可信賴的,最值得尊敬的朋友。”
在別人落魄時,伸手相助,雖然看似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但是雪中送炭卻是增進雙方友誼,加深雙方感情的絕妙機會。
如朋友遭遇挫敗或陷入困境,你的安慰和鼓勵必定讓他大感欣慰,並因此產生奮起心。在淒涼的失敗情形下人們與失敗者建立的關係,可以讓人感覺到你是個正直的人,不勢利。更何況,一時失敗的人,也不會永遠處於失敗的境地。如果你希望與勝利者結成莫逆之交,就應該在其失敗時即已伸出援手。這時,即使是你給予別人的滴水之恩,也會產生日後湧泉相報的效果。
在生活中,榮枯盛衰亦是常伴之物。既有逐步攀升的人,也有失足沒落的人。得意的人身旁有大批人包圍著,可能沒有覺得你的存在對於他的重要作用;相反,落魄的人身旁則無人靠攏,此時他的心中或許你的分量最重,你會被其視為可以共患難的摯友。就像股票,如能在低價購入潛力股,便可賺錢。在別人落魄時伸出援手,幫忙解難的行為,賺取好人脈十分重要。在明處吃虧在暗中占便宜
吃虧是人人都不喜歡的事情,誰都不想遇到自己吃虧卻眼巴巴看著別人占便宜的窩囊事。然而我們一生中不可能從來就沒吃過虧,形勢所迫或是一時頭腦沒轉過彎來的時候經常會有,遇到這種被動的時候,正所謂形勢比人強,即使不情願也給硬著頭皮把這個虧吃進去,往好的方麵想,通過這件事你長了經驗,磨煉出了耐性,這對日後肯定是有幫助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主動的去爭取吃虧的機會,例如做沒有人願意做的事、困難的事或報酬少的事等等。因為無便宜可占,所以大部分人不是拒絕就是不情願的做,這時你的主動爭取會讓別人鬆一口氣。
俗話說“吃小虧占大便宜”,自古也有“吃虧是福”的說法,這其實都是一個“會不會吃虧”的問題,有的時候看上去似乎是吃虧了,其實從這個虧中你所得到的,是更大的價值。也就是在明處吃了虧,卻在暗中占了便宜。
職場之中人際關係非常複雜,因此難免有時會磕磕碰碰,這個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你禮讓一步,主動地向對方表示友好,或是包容對方的缺點,表麵看上去你忍氣吞聲、忍辱負重的似乎吃了虧,但你卻能夠贏得他人的欣賞與支持,實際上是占了大便宜。畢竟,一切金錢不過是外物,一時的爭強好勝也隻是瞬間的衝動,但贏得好人緣卻不是金錢和意氣能夠換來的。分清什麼有價,什麼無價,那麼你就知道該在何時吃虧,吃什麼樣的虧了。
有個年輕人從名校畢業後,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了工作。當時那家出版社正在編輯一套大書,每個人都忙得昏天黑地,但是出版社的老板卻沒有增加人手的打算,於是編輯部的人也經常被派到發行部或是業務部等部門幫忙。
一些老員工都抱怨連連,覺得老板為了節省成本太過於吝嗇,隻被派去一兩次就抗議不已。隻有這個年輕人還是有叫必應,隨派隨到。他不但去業務部參與直銷的工作,而且居然連取稿、跑印刷廠、乃至郵寄這樣的活都做,哪裏需要人手,他就跑去哪裏。
老職員紛紛笑他能被隨意差遣,但是這個年輕人卻不以為然,因為在他看來,吃虧就是占便宜。的確,就在他不斷地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的過程中,他逐漸把一家出版社的編輯、發行、直銷等工作都摸熟了。而他的這種勤快認真的工作態度,更是讓老板記住了他。
這個年輕人繼續用吃虧就是占便宜的態度做事,他通過“吃虧”換取了同事的好評,通過“吃虧”得來了客戶的信任。當老板發現他極好的工作能力的時候,立馬提拔了他。而那些從不吃虧的老職員們,繼續在辦公室的一隅抱怨著為什麼總也得不到重用。
吃虧有時也是一種審時度勢的需要,人生的道路漫長崎嶇,經常會有意外向你襲來,這個時候,懂得能屈能伸並不是懦夫的行為,而是為了今後長遠之計的打算。“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韓信受胯下之辱,但卻激發了他奮發上進的鬥誌,發憤圖強,終於成為偉大的軍事家和戰略家;司馬遷為實現理想,麵對眾人的鄙薄,忍辱負重,終成《史記》。這些都是吃了一時的虧,卻最終有所收獲的例子。
也有的時候,適當的吃小虧能夠換來更大的利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