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公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放長線,釣大魚”,他不惜血本賣人情給有用的人,一旦找到機會,對方自然也有所回報。正所謂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平時不多燒香的話,遇到事情想再要臨時抱佛腳,那可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有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經驗:當他遇到了某種困難,想到某人能夠為他解決時,本想立刻和那個人聯係,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會很唐突。因為他們之間很久沒有聯絡了,或是他們之間關係平平。如今遇到事情再找那個人,總覺得有些心虛。這就是平日不注重人際關係的積累所造成的後果。
的確,換個立場來說,一個本來和你交情並不深的人,突然有求於你,你心中肯定也會覺得,這個人事到臨頭才來找你,不知早幹什麼去了。而且你還會產生被對方利用的感覺,即使通過這件事你們打交道的機會多了,你們今後也很難發展成非常親密的朋友關係。
當然,因為現代人忙忙碌碌的生活狀況,加之認識的人又多,所以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與每個人都進行聯係,日久天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也會變得鬆懈,原本親密的關係也會變得疏遠,這是非常可惜的。其實我們也無需做什麼事情,隻要一有空閑,就打電話給朋友,哪怕沒有什麼正事,閑聊幾句也能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對待同事,多一份熱心和用心,這些都能為你的人際關係打下良好的鋪墊。
總之,每個人都是有情有義、重情重義的。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對周圍的人多關心一點,多做些感情投資是非常值得的。從世俗的角度說,你不知道哪一天會用到誰,現在慢慢撒餌,不斷積累的人情財富在將來總會收獲大魚。而從更積極的角度來看,與周圍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會讓你的生活充滿快樂。
背後說人好話才算技高一籌
中國有句俗:“寧在人前罵人,不在人後說人。”意思是說當你覺得別人有缺點或不足之處時,寧可不怕惹惱對方的當麵向他指出、令他改正,也不要在背後說個沒完。在背後議論別人是非常不禮貌的,不僅會令被說者討厭,同樣也會令聽你說的人厭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背後說人壞話的人其實不在少數,區別不過在於是習慣性的在背後說人壞話,還是偶爾為之的在背後說說壞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那些所謂的壞話,大都也是因為這個人在某方麵的缺點,或是所做的事情讓某人看不慣罷了,某人心中不高興,但是當麵指出又有傷和氣,自己也抹不開麵子,而悶在心裏隻會更鬱悶,於是隻好背後找人一吐為快,以舒抑鬱之氣。所以,背後說人壞話其實也是一種自我調節心情的辦法。偶爾為之的還有情可原,但經常在背後議論別人、說人壞話的人,不能不說他的心理已經變質。
如果真想給某人提批評意見的話,最好單獨找那個人,然後當麵說清楚你的看法。在沒有其他人在場的場合下,心平氣和、開誠布公的交談,這樣既能顯出你的坦誠和真摯,又保存了他的麵子,相信對方也能理解你的目的是為了他好。如此,既把你心中的不滿表現出來了,又不致讓對方覺得你是個喜歡在背後議論別人的小人。
隻有一種情況我們可以背後議論別人,那就是說那個人的好話。
哈佛大學的專家斯金諾做過一個實驗,研究表明,動物的大腦在收到鼓勵的信號刺激後,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會開始調動子係統,從而影響行為的改變。同樣的道理,人在受到鼓勵和讚美的時候,也會感到振奮和鼓舞,從而得到自信和不斷進取的力量。隻要不是特別的明顯的溜須拍馬,就算是恭維的話,對方也會覺得受用,所以向他人表示讚美,可以說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