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羅馬也不是一日建成的,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再高的學曆,從上崗到適應崗位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列寧也早就說過:“退一步是為了進三步。”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職場。一般來說,如果你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那麼就要放下身價,不去在乎你的家庭背景、你的學曆、甚至你的社會地位,讓自己回歸到一個最平凡普通的人的心態,隻有這樣,路才會越走越寬。
有的人不願從基層做起,覺得以自己的學曆和能力足以擔當更為高層的主管人員,其實這隻是一種自我認同罷了。然而對自我認同的程度越高,實際上越是限製了自我的發展。他們會因為自己是知識分子,就不願意做體力勞動;因為自己是留洋博士,就不願當小學教師;因為自己是董事長的兒子,就不願當一個普通職員……在他們的認知裏,這樣做有損於他們的身份。殊不知,他們為自己堵死了通往成功彼岸的道路。如果能夠放下身段,以退求進,那麼往往你的事業之路會越走越寬。
所以年輕人初入社會的時候,應該放下身價,有從基層幹起的打算。
從打雜做起,是為自己未來的晉升之路做充足的準備,積累豐富的經驗。並且在這個打雜的過程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做事要用心。《孟子·告子上》中記載的弈秋的故事就說明了,做一件事情,專心與不專心的人收獲的效果是不同的,而與智力無關。西班牙有一句俗語:“人在心不在,穿過樹林不見柴。”也非常貼切的反映出做事不用心,會連眼前的事物也不知不覺。有的人在從事新的工作,隻用很短的一段時間便會對工作得心應手,而有的人工作了好幾年的崗位,有時遇到事情還不知如何解決。都說做一行愛一行,一個不全心投入於崗位的人,是永遠都無法勝任工作的。
其次是不畏懼艱辛,不怕麻煩。很多人做起事來,都喜歡避繁就簡,一旦遇到繁瑣或是棘手的問題,不是大而化之忽略不計,就是推卸逃避,交給別人處理。工作中本來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狀況,這其實都是很好的鍛煉機會。俗話說“不經曆風雨,哪裏見得彩虹”,人隻有經曆過了,才能從中有所收獲。那些一味怕麻煩、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的人,永遠都不會得到成長的機會,永遠也都隻是個沒有什麼能力的普通小職員。
再次是不斷充實自己。有道是學無止境,學習是沒有盡頭的。這裏的學習不光是讀書,還包括分析現象總結經驗、發現他人的優點轉化成自己的、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培養廣泛的興趣等等。聰明人總是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無時無刻不在學習、磨煉和研究,因為他們知道,要想高人一籌,就要有過硬的能力。而這些學識正是他未來成功的基礎,是人生中無價的寶藏。他們所收獲的,不僅僅是有限的薪水,更是收獲成長的喜悅、充實的人生以及未來不可限量的前途。
最後是不能淺嚐輒止。作為新人,對於你工作的崗位、身邊的環境、公司的形勢都必須時時觀察、處處留意、研究透徹。事無巨細,就怕一知半解,知道了一點就不再深入了解,看到了一片葉子就以為見到了一片樹林,這是十分愚蠢的行為。對待工作也是這樣,即使你前麵幾條做得再好,如果半途而廢隻知皮毛,那也是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功虧一簣。真正成功的人,他們時刻嚴格的要求自己,力求做到最完美,深入淺出,融會貫通,這才是職場上的勝利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