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取心是一個人努力向前、立誌有所作為的精神,是一個人若要取得成績就必須具備的優良品質之一。擁有進取心的人,他們的思維方式大都積極向上,有目標和自己的理想。他們希望看到成功,也願意為成功付出努力。這樣的人,即使現在默默無聞,終有一天也會出人頭地,有所作為。
找有進取心的人做靠山,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能夠時刻感染你,讓你懶惰懈怠的時候打起精神,在你迷茫無措的時候為你提出積極的建議。你們可以是並肩作戰的夥伴,一路互相鼓舞,互相激勵,從而最終在成功之路上前進。並且當他先你一步進入公司高層的時候,也會因為你們一路結下的友誼以及對你的了解而拉你一把。以有進取心的人為靠山,能使你時刻保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和永不懈怠的鬥誌,這些都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4.找與自己有相同觀點的人做靠山。
“道不同不相為謀”是古人的名訓,意思是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無法在一起共事。“道”在裏的意思比較廣泛,既可以是誌趣、誌向,也可以是思想觀念和學術主張。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過,世上學老子的人不屑於儒學,學儒學的人也不屑於老子。這就是因為兩種不同思想之間的差異,使得人們在為人處世的時候抱有不同的態度,而態度的不同又使他們做事的方法不同。因此,持有不同觀念的人之間,往往會產生意見的分歧,平日裏還好,一起共事的時候就很難達到和諧了。
找與自己有相同觀點的人做靠山,正是為了避免在日後的工作中產生不協調。如果你看不慣你的靠山的做法,想必他對你的做事方法也不會滿意,若是你“委屈”自己去接受對方的做法,不但自己心情不舒暢,恐怕還能使對方有所察覺,然後讓你之前的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總之,我們尋找靠山,要找比自己優秀的人。不管在哪一方麵,隻要比你強,其實就有值得你去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就是告訴我們要看到他人身上的長處,然後化為己用。選靠山就如同交朋友,當然,這也是一種交友形式,人們常說“偉大的人物才有偉大的友人”,這話確實不假。靠山不僅僅是你工作上的倚賴者、指引者乃至提拔者,更是你的好友,你奮鬥的目標。見賢才會思齊,所以找一個好的靠山不但會使你在工作上成功,更會讓你的人格得到成長。背靠大樹好乘涼,讓名人為自己說話
職場上有一句話,叫做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確,在你的背後,要是有個顯赫的人物為你撐著,你的人生旅途自然暢通無阻。
清朝康熙帝在位時,當時最大的奸臣是明珠。明珠幼年在宮中當過侍衛,與康熙的關係比較親近。正由於這層關係,明珠仕途一帆風順,鼎盛期官至兵部尚書。
吳三桂自請“撤藩”,朝中大臣多有慰留之意。明珠附和康熙的意見,主張下旨“撤藩”,看看吳三桂敢不敢反。從此以後,康熙更是對明珠歡喜不已。
明珠得勢以後,與其最親密的走狗餘國柱開始大肆賣官,中飽私囊。
凡是各省的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等重要位置一有空缺,他們便向有意者大肆索賄,直到滿足他們的欲望為止。日子久了,明珠的財富也就堆積如山了。
而且,明珠還進一步控製那些檢察官員,進而以牽製百官。他將所有新上任的檢察官員找來,令他們訂下密約,答應所有向皇帝上的奏章,事先一定拿來給自己過目。
這樣,明珠不僅得寵於皇上,控製百官,還控製著整個檢察機構。國家機構對他已是沒有任何的約束力,一時權傾朝野。
寵臣太過,就必然會為患於朝廷。大智如康熙者,不曾明眼辨奸,實為憾事。
等到明珠最終一日被人告發,康熙也僅僅是免了他的大學士之職,並且,還是很不忍心的。過了不久,康熙又把他招來身邊,充任“內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