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讀人識人潛規則——別出君子,辨出小人 (4)(1 / 2)

那次劉遠胃病犯了,在醫生再三堅持下他決定住院治療。可他一直惦記著有一個客戶還沒談下來。於是電話小辛讓她幫他查一下客戶陳總的電話。很快,短信發來電話號碼,他隨之與陳總聯係,對正談著的一筆業務再次進行了溝通。他們談得很愉快,陳總還讓他好好養病,等出院後再接著談後續的工作。謝過了陳總,他就安心的住上了院。

半個月後劉遠出院了,興衝衝地趕到公司本想把積壓的工作清理一下然後與陳總聯係簽合同的事。可當他踏進辦公室門時,看到小辛跟陳總有說有笑的往財務室走。陳總看到他後愣了一下,驚奇地問:“你不是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出院嗎?怎麼今天來了?”他笑著說:“沒有,我好了,老毛病了,已經出院了。”這時,他看到小辛極不自然的衝我笑笑然後對陳總說:“快走吧,陳總,財務在等著我們呢!”陳總拍拍劉遠的肩膀說:“好好休息一下,等我簽完合同再找你!”說著,隨著小辛去了財務室,丟下了一頭霧水的他。

沒等到陳總他們出來,劉遠處理完積壓的工作,就徑自回家了。

晚上,他終於還是忍不住給陳總打了電話。陳總聽了他的質疑後反問道:“怎麼?不是你讓小辛代你來找我談的嗎?”“沒有啊,咱們不是說好了等我出院後再談嗎?”“可小辛說你還要一段時間後才出院,是你讓她代你來找我談的。”此話一出,證實了他的猜測。他最不願意相信也不想相信的事實存在著。

他沒跟陳總多說什麼,又簡單地聊了幾句後說以後再找機會合作吧,就掛斷了電話。

放下電話,別樣的感覺湧上心頭。知人知麵不知心,看著平時老實巴交的人,卻做出了令人想不到的事情,這也是做業務最忌諱的事情。隻差一步就談成功的客戶到頭來卻被同事撬走了,而且還是在我生病的時候。有種趁人之危的嫌疑。

劉遠本想找小辛理論一翻,可事已至此,合同也簽了,該抽的提成錢也是小辛的了,再去找她理論又有何用?再說都是一個公司的同事,如果真說穿了鬧開了,她還怎麼在公司生存。

冷靜下來後,劉遠挺慶幸。慶幸的是通過一筆業務讓我看清了她的為人,更讓他吸取了一個教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職場中的這種“暗招”常常讓你防不勝防,有時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

20幾歲的我們還缺乏社會經驗,意識不到人心險惡,所以,混跡職場,一定要給自己打好預防針,謹防背後中人陰招。在與同事的關係中,千萬別把同事當知己,無話不談,懂得自我保護,才能少受傷害。下麵這些話題就是辦公室的禁忌:家庭財產類、薪水問題、私人生活、野心勃勃的話。

在職場上,每人都會成長,而成長的過程難免會“受傷”。“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處世原則,也許能讓你遠離侵害。即使錯過讚美,也別錯過讚美後邊的話

人都是一種愛慕虛榮的動物,所以讚美的話聽得再多也不覺得膩。美國總統林肯曾經說過:“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過:“人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真誠、慷慨的讚美他人,是許多人成功的秘訣。喜歡聽到他人對自己的讚美,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沒有人不喜歡聽好話,也沒有人願意和成天指責自己的人相處。

但是,如果在生活中一味地追求別人的讚美,總是希望獲得他人的掌聲,博取他人的羨慕,那麼他就會慢慢地迷失自己,否定自己。成天乞討獲得他人的讚賞和肯定,他的生活必然是空虛的。久而久之,生活不再是充實和享受的,而會變得苦悶,成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