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發揮我們的力量和才能的,不是外援而是自助,不是依賴而是自強。所以,即使沒有人向你伸出援手也不要緊,依靠自己的力量渡過難關,比通過他人的幫助而成功更加有成就感。這也正是我們為何會尊敬崇拜白手起家的商場巨人,而對依靠蔭庇而獲得成就的人從未肅然起敬過的原因。
第二種情況是有人向你伸出了真正援手。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擁有很多朋友,但是朋友之情有厚有薄,朋友之心有正有邪,所以稱得上真正的朋友的,還是占少數。特別是在你春風得意時,大家禮尚往來,觥籌交錯,互相關照,不亦樂乎,這個時候的人心是不容易看透的。而一旦風浪驟起,禍從天降,或病魔纏身,或事業失意,或權位不存再時,那些昔日的笑臉能夠真正留下的,才算是你真正的朋友。俗話說:“患難見真情”也就是這個意思。
第三種,也是最為有趣的一種情況,就是有人向你伸出了援手,但是幫了你一時,卻害了你一世。
有一則小故事:說的是有個旅行者因為找不到食物,已經餓了好幾天,終於他在一個小河邊倒下了。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位好心人,他把自己剛釣上來的魚拿給旅行者,旅行者吃後恢複了力氣,繼續趕路。但是不久之後,旅行者還是因為找不到食物而倒下了。這就是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得了他一時,但幫不了他一世。如果當時那位好心人給旅行者的不是魚,而是教會旅行者如何釣魚,那麼旅行者也不會落得要靠人施舍才能活命的悲慘下場。所以有的時候,他人向你伸出的不一定是援手,盡管他們出於好意。
試想一個剛入職場的年輕人,沒有任何經驗,遇到事情也不會處理。那麼如果你幫他做了這件事,他確實會感激你,但這樣一來,他永遠也學不到知識、長不了經驗,那麼你伸出的就不再是援手。隻有正確的指引、鼓勵他,告訴他做事的方法,讓他自己去真正的實施,這才是真正的援助之手。
來自外界的助力,在當時看來似乎是一種幸福,但最終它是一種禍害,因為它會阻止你的上進。《孟子·告子下》中寫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就是人隻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斷磨煉自己,才能夠有所收獲。也隻有在這時的成就,會讓你覺得光榮與滿足。
但是朋友之間還應該注意要互相幫助,隻要做得到,你就應該及時助人一臂之力。當你看到有人身陷困境之中,正苦苦掙紮的時候,主動伸出你溫暖的手,會使對方倍感溫暖。而給予對方恰當的幫助,不但有助於對方的成長,也有助於形成你良好的人際關係。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有人說,職場如戰場,稍不注意,哪怕是一顆小小的“流彈”也會擊中你的“命”。常言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對於那些我們看得見的敵人,我們可以防患於未然,可是對於那些職場裏湧動的暗流呢,我們是否也能清楚知道呢?是敵是友不會寫在額頭上,所以,為保護自己,那句老話還是很有警醒意義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小辛與劉遠是同事,平時接觸不多,因為是同一個科室,關係也還可以,但私下裏沒什麼聯係。可因為劉遠一次生病後發生的事情,讓他對小辛“不敬”而遠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