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善意謊言潛規則——求人有方,勸人有術 (2)(1 / 3)

對方一定對你感激不盡,因為經過這番折騰對方至少知道你為這件事操了很大的心。其他方麵也是如此。生意上,有人求你看能否通過關係為他批點出廠價產品,你最好也先模糊答應,但是告訴他有些難辦,另一方麵你又開始立即行動:“好吧,我會盡力去幫助你的。”即刻詢問對方要多少型號,大概要批多少等等。接著按上述步驟,幾天後不要等對方走上門你就應該向對方解釋,說自己已找過領導,頭頭很難說話,或者說所有產品別人已全訂了,隻能等今後的機會等。等再過幾天,對方已經絕望了你再打電話給人家說已經搞定,要比直接答應收獲大很多。

有人想趁你出差的機會,托你為他購某種型號的產品。請你不要馬上拒絕對方的要求,應該先答應但是告訴他你對那個地方不熟,很可能找不到,再加上時間不夠,但是一定盡力而為。並同時要求對方馬上給予你用於購買商品的金錢,並坦率表明一定會幫他找找,若有的話定幫買回來。然後,在出差地點再給對方去個電話或電報,說你走完了幾家大商場都沒有發現那種型號等。但是等出差回去時卻給人一個驚喜!

如此種種,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就會在日常生活中製造些無本萬利的人情債,這也是老練的朋友求人的常用伏筆。但是20幾歲的人要知道這種方法不宜常用,隻能偶爾為之。經常為之,定會露出破綻,遭人指責。求你辦事的人也就少了,人們和你交往時總覺得欠你太多,會有內疚感。

20幾歲的你,現在是否知道為什麼要先難後易的答應別人的請求了嗎?好處有兩點:先難是一本萬利的感情投資;後易是告訴對方我不想賣你大人情,不必在意。但是有誰會把人情賣得比這還大呢?求人之時,別忘用“唯一定則”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求人與個人的生存發展更是密不可分。求人者生,不求人者死,隻有肯求人,廣求人,善求人,才能在人生中立於不敗之地。那麼20幾歲的人如何更有效的求人呢?記住唯一法則。求人之時,要懂得如何讚美對方,告訴對方這件事情隻有他能辦成。

某人到私人商攤處買過衣服,在試衣時,賣主驚歎道:“啊!真漂亮!穿起來非常合身,樸素、大方、有風度。就你穿得最漂亮啦!你比以前年輕了幾歲。”那人聽了非常高興,本來是不想買那件衣服的,卻高高興興的買回來了。

溢美之詞人人愛聽,虛榮心是人性的弱點。當人們聽到別人的吹捧和讚揚時,心中會產生一種莫大的優越感和滿足感,自然也就會高高興興地答應別人的請求了。求人辦事要說“此事隻有你才能辦好”,給被請求者一種“沒有我不行”的感覺,對方就會覺得自己受了重視,心中舒坦起來,求人辦的事情也就容易被接受了。

八十年代,出國留學逐漸流行起來。如今有“打工皇帝”之稱號的唐駿,當時在讀研究生,他想要爭取一個出國留學的機會,但是他所在北京郵電學院的名額已經用完了,唐駿不甘心喪失出國的機會,他發現北京其他的大學有沒有用完的出國名額,於是他與其他大學的研究生處聯係,問問是否有可能把名額讓給他。終於,北京廣播學院願意給他一個名額。

唐駿知道這個機會十分難得,於是自己拿著介紹信,去找教育部主管學生出國工作的李副司長,懇求李副司長幫忙,李副司長拒絕他說:“同學,你回去吧。”唐駿沒有放棄,每天早上7點,他就跑到教育司門口,一見麵到李副司長就朝對方點頭微笑:“您好,您上班了啊?”下午,他又準時待在那裏跟人家打招呼:“您下班了啊?”翻來覆去就這兩句話。在第四天的時候,他的執著終於感動了李副司長。李副司長讓他進辦公室,填了一堆空白資料。“我還以為要在教育司一直待到畢業為止呢!”唐駿也因此獲得了出國的機會,最終成為著名的企業家。

在請求他答應自己的要求時,應強調他各方麵都比別人高出一籌、唯有他才能勝任。“上頭規定這事必須辦好,所以我非求你不可。”在為公務求人時,說是“上麵的意思”或是製度的規定都是比較有效的做法。最重要是不讓他覺得自己是被隨意挑中的,所以一開始便要說:“我認為隻有你才能辦到。”假設主管要派下屬到偏遠地區就職,相信無論誰都不願接受這樣的任務,但他卻可以很有技巧地令對方欣然接受。他首先將那個營業區目前的情況說得一團糟,再以無限信任的口吻說:“我認為隻有你才有能力讓那邊扭轉乾坤,起死回生。”並做出“除你之外不做第二人想”的結論。相信將被遠調的下屬聽了之後,一開始的不快心情會逐漸消失,感覺到自己受到公司的高度重視,內心鬥誌陡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