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朱允炆貴為皇帝,他吃飯共有“傳膳”、“上膳”和“用膳”三道程序,另外,他每天吃飯的地點也並不固定,要根據他活動的情況而定。朱允炆每天吃飯前,太監們會在預定的地點擺放好餐桌,當膳食從禦膳房送過來後,太監們會迅速地按規矩擺放到膳桌上,不能有絲毫差錯。
朱允炆一般每天用餐兩次,早餐是早上六點至七點,下午一兩點時吃第二餐,大多時候,晚上六點多還會進食一次“晚點”。
平時朱允炆都是一人進餐,除有特旨,才召人一起用膳。
“傳膳!”
當王鉞宣布傳膳後,送膳的太監們托舉著用黃色雲龍紋緞包好的膳盒進入乾清宮,依次打開包袱,將各式菜肴在擺好的大膳桌上整齊有序地排布開來。
禦膳全都上完、擺好後,侍膳的太監宣布道:“膳齊!”
“請皇上,皇後娘娘入座用膳!”
朱允炆和馬恩慧剛剛穿越回來,麵對令人饞涎欲滴的滿桌美食,早已急不可耐,迅速入座,開始享用這一大桌吃不完的山珍海味。
侍膳太監在旁邊看著朱允炆和馬恩慧的眼神忙著給他倆夾菜添湯,好似他倆多生出的一雙手,將膳桌上的菜品搬來擺去,以適應他倆的口味。
這一桌禦膳實在是太豐盛了,雖然朱允炆和馬恩慧都是敞開肚皮吃,但大部分還是剩下了。
朱允炆和馬恩慧倆人用膳完畢後,王鉞適時提醒朱允炆:“皇上,楊亞在外麵候旨,是否立刻宣見?”
朱允炆打了個飽嗝後點點頭,“宣!”
“皇上有旨,宣嚐膳太監楊公公覲見。”
不多時,一個五十歲上下、身體壯實、麵相敦厚、著無胸背花團衫的太監進了禦書房,“撲通”一聲跪倒在禦案前,恭敬的大聲說道:“奴才楊亞參見皇上皇後娘娘,皇上皇後娘娘金安!”
“王公公,賜座!”皇爺爺能托重任的人,朱允炆豈敢輕視。
王鉞麻利的搬了椅子放到禦案前麵。
“謝皇上恩典!”楊亞道謝後低眉順眼的坐下。
朱允炆拿出玉如意,問道:“楊公公,這玉如意你可認識?”
楊亞抬起頭,看到朱允炆手中的玉如意,眼圈立馬紅了,站起接過去拿在手中摩挲。
“先帝爺啊,您的知遇之恩,微臣一直無以為報。您把重擔交給微臣的時候,微臣就暗暗發誓,一定得辦得妥妥帖帖的。微臣是那麼想的,這麼多年來也是那麼做的,一直戰戰兢兢,不敢懈怠……”
楊亞自言自語一番後對站在不遠處候旨的王鉞說道:“王鉞,你這幾年長腦子了,進步蠻大啊!”
王鉞莫名其妙,“楊大人,什麼意思?”
楊亞自言自語時自稱微臣,現在王鉞又稱呼楊亞為楊大人,朱允炆和馬恩慧立刻明白這楊亞絕非一般人,太監隻是用來掩飾真實身份用的!
“我正估摸著過兩天你才會把箱子給皇上,可你卻今天就把箱子給了皇上,你這審時度勢的能力長進了,我能不誇獎一下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