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五月十六,晝。
南京,皇宮,乾清宮禦書房。
明太祖朱元璋用過午膳後,開始批閱奏章。
突然,一陣前所未有的疲憊感滾滾襲來。朱元璋實在抵抗不住,便閉上雙眼,趴在書案上,準備養會兒神。也許是勞累過度,不知不覺間朱元璋竟然睡著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以後,朱元璋被人喚醒過來。他抬頭睜眼一看,原來是還鄉歸田的誠意伯劉伯溫。
揉了下惺忪的眼睛後,朱元璋疑惑的問道:“老先生,你不是病情加重下不了床嗎?”
上個月劉伯溫突然生病,病重時,有物積腹中如拳石。朱元璋知道後派宰相胡惟庸率禦醫前往診治,禦醫診斷為熱入少陰太陰引致的飲食難下,伏病於冬,至春而重,是老年人常見重病,是危重之病。禦醫開了藥就回京師了,不過朱元璋一直關注著劉伯溫的病情。
劉伯溫跪下行君臣之禮,“稟告皇上,老臣大限之日將到,來跟皇上告個別!”
“伯溫,別說不吉利的話!”朱元璋搖搖手,“平身,賜座,賜茶!”
當值太監立刻給劉伯溫安排椅子和茶水,然後走出禦書房,在外麵候旨。
“謝主隆恩!”老態龍鍾的劉伯溫坐了下來。
“老先生,咱君臣二人多久沒有聊天了?”
劉伯溫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二年三月四日。”
“哦,那麼久了!”朱元璋話鋒一轉,“伯溫啊,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你知道朕準備問你什麼問題嗎?”
“老臣知道你要問什麼問題,但不敢據實回答,皇上要先恕臣無罪,臣才敢據實直說!”
“你還學會故弄玄虛了!”朱元璋笑了,“說吧,朕赦你無罪!”
劉伯溫聽了緩緩回答:“皇上想問您的長孫朱雄英的福緣如何。”
朱元璋點點頭。
“朱雄英福緣淺薄,早夭之命,活不過九歲。”
朱元璋臉色一變,然後壓住心中憤怒,“朕接下來會問你什麼問題?”
劉伯溫不疾不緩的說道:“朱標太子能做多少年皇帝?”
朱元璋暗道:又對了!“老先生能否據實相告?”
劉伯溫點點頭,“朱標太子做不了皇帝,他隻有三十六年的壽元,忌日是四月初八,皇上要白發人送黑發人!”
朱元璋聞言臉色大變,氣急敗壞的嚷道:“劉伯溫,你這次生病朕是讓禦醫給你開藥方時加了一味毒藥,但朕是有苦衷的,朕是為了大明朝的長治久安,你罵朕可以,但你不能咒朕的兒孫啊!”
“皇上與我相交幾十年,我的人品皇上不知道嗎?”劉伯溫臉色一正,“朱標太子和朱雄英的宿命本就是那樣,而我的宿命就是死在皇上的手上,我毫無怨言。”
倆人相交半生,對劉伯溫的為人朱元璋極為了解,而劉伯溫的本事朱元璋也是清楚的。
朱元璋不禁黯然神傷。
沉默半晌後朱元璋問道:“朕壽元幾何?”
“七十一歲,閏五月初十日駕崩,病故。”
“哦,比你壽元長一點。”朱元璋臉色稍霽,“朕駕崩後誰適合繼位?”
“朱允炆!”
朱元璋疑惑的看著劉伯溫,“朱允炆是誰?”
“他是朱標太子的次子,太子的妾室呂氏所生,生日是後年的十二月初五。”劉伯溫咳嗽了幾聲後又說道:“若朱允炆繼位,其在位不出四年天下就會大亂!”
“天下大亂?”朱元璋大驚失色,“為何?”
“朱允炆繼位後會強勢削藩,以燕王朱棣的脾性他肯定會找由頭造反……”
朱元璋打斷劉伯溫的話頭,“朕不能讓叔侄同室操戈,塗炭生靈的事發生,朕駕崩之後,必須讓朱棣繼位。”
劉伯溫搖頭,“朱棣不是嫡長子,讓他繼位於理不合,不僅會貽笑後世,還後患無窮,讓朱允炆繼位是最佳選擇!”
朱元璋默然,想起了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李建成作為唐高祖李淵的嫡長子,是符合嫡長子繼承製的法統的,是李唐江山第一繼承人。但是李淵卻給了李世民太多的希望和機會,沒有控製好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權利平衡,最終直接導致李世民的實力暴漲。實力的暴漲不斷刺激著李世民的野心和他與太子李建成之間爭鬥,最後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事變。李世民直接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度破壞規則的後果是嚴重的,此後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各種魑魅魍魎紛紛登場,內亂不斷。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允炆逃離日後的災難?”
“有!”劉伯溫點點頭,“你安排人事先準備一個箱子,裏麵裝好度牒、袈裟和剃刀,朱允炆有難時,就讓他剃光頭發,披上袈裟,帶著度牒從宮中密道逃走,坐船離開,遠走天涯!”
“妙妙妙,妙啊!”朱元璋哈哈大笑。
劉伯溫略一沉吟後說道:“皇上命中注定是因病不治而亡,但我昨晚占了一卦,卦象顯示如果皇上服毒自盡,朱允炆亡命天涯的命運就會改變,並且還會在海外再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