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倆,打打鬧鬧,都是自家事。分則兩傷,合則兩利,還是合作的好。這一合作,就有了華夏族,由此演繹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但對蚩尤就不心慈手軟了,黃帝與蚩尤在河北涿鹿大戰,擒殺了蚩尤。據說蚩尤兄弟81人,長著虎狼一樣的野獸身子,說著人話,銅頭鐵臂,吃得不是五穀雜糧而是沙石,會造強弓勁弩,因而威震天下。黃帝能夠擒殺蚩尤,天下還有誰敢不服?這叫殺雞給猴看,殺一儆百。效果是明顯的:諸侯都尊黃帝為天子。
黃帝三戰而勝炎帝,有了華夏聯盟。一戰擒殺蚩尤,天下尊稱天子。此後的黃帝延續了此前四方走動的習慣,東到山東看了看大海,登上泰山看了日出;西到甘肅的崆峒山訪問了一個叫廣成子的修道之人,順便讓廣成子給自己看了看相,算了算卦,點撥了一下祖先的風水;南下長沙,在湘水邊上洗了洗手,讓湘女陪著休息了兩晚;北上打擊了漢代匈奴的先人葷粥,吃了點烤羊肉,就著馬奶子酒。黃帝四方巡遊,為天下操碎了心,連做夢都與治理天下有關。一次夢見大風吹塵垢,又夢見一人手持千鈞重的弩,驅趕著成千上萬的羊群。黃帝醒來後因不會穿越,等不到周公解夢,隻好自己解釋:風是號令,象征執政者,垢去土為後,有個人叫風後;能持千鈞弩的人是有異常力氣的人,能驅趕羊群就能牧民,有個人叫力牧。讓人尋找到這兩個人,風後做相,力牧為將。可能這兩個人政績突出,黃帝比較得意,還寫了一本書叫《占夢經》。後世的周公肯定是看了這本占夢經才學會了解夢。無弋爰劍還懷疑數千年後的歐洲,有個人叫弗洛伊德的,寫了本書叫《夢的解析》,也應該是有剽竊抄襲黃帝的占夢經之嫌。
黃帝日以繼夜的操勞,精神上給自己贏得了象征土德的黃帝稱號,物質上豐收了25個兒子。黃帝死了,他的孫子高陽繼位,就是三皇五帝中的高陽。黃帝的兒子少昊是五帝之首,後麵四帝依次是高陽(黃帝的孫子)、高辛(黃帝的重孫子)、唐(堯,黃帝的四世孫)和虞(舜,黃帝的八世孫)。
黃帝沒有麵目,顓頊也沒有麵目。黃帝沒有性格,顓頊也沒有性格。太史公說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大體還是說顓頊沉靜智謀,辦事老到。高辛還是沒有麵目,還是一如既往地聰明,“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唐堯依舊是天生的龍種,“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與黃帝、高陽、高辛這些先人相比,虞舜好像天資並不出眾,隻是能將頑劣的父親、囂張的繼母和傲慢的異母弟弟對付住,讓他們殺不了自己,而在需要自己幫忙的時候又一定在旁邊。這種品德現在已經絕世。我們因為實在難以理解,隻能叫虞舜他老人家有病,而且病的不清。這種品德之高尚,讓人無以言之。魯迅說,我已無話可說。不在沉默中死亡,便在沉默中死亡。以無弋爰劍的鄙陋,最佳的讚美之詞就是偉大領袖對同樣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的褒揚: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隻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