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的離去讓這兩師徒放開了拘束,輕鬆的交談起來.
“你是怎麼離開長安的,太子能讓你這個得力助手離開嗎?”清風真人對李明玉道.
李明玉淡淡道:“長安的事,少了我,太子一樣能玩得轉.何況我這次是不走不行啊.皇上有了疑心.再加上那楊國忠又日漸得寵,眼看有取代李林甫之勢.我昔日與他有段恩怨,難免他不會記恨在心,還是走得越遠越好.”
“那你以後怎麼辦?總不能一輩子都待在安西吧.”清風真人知道他心中肯定有想法.
李明玉微微笑道:“放心吧.楊國忠威風不了多久.而且他也不是李林甫,隻要我有軍功在身,再等到太子登基,一切事情就會變得好了.”
“你不擔心那個範陽的安祿山嗎?”清風真人似笑非笑的看著李明玉.
其實當初李明玉看到安祿山的時候,曾經想過把他暗殺了,少了安祿山這個罪魁禍首,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安史之亂”了.不過後來理智的一想,安史之亂是由於權相誤國,玄宗昏庸而引起的.權相不除,昏君不去,遲早又會有李祿山﹑陳祿山之流的.殺了安祿山也無濟於事.何況安祿山乃是三鎮節都使,身邊護衛眾多,也不是那麼容易就給擺平的.想到這裏,李明玉有點無奈的道:“人微言輕.擔心也是沒有用.其實隻要政策對頭,用兵得力,安祿山也不足為患.”
清風真人點點頭.大唐精兵良將無數,一個安祿山確實不足以顛覆大唐.
李明玉笑道:“你在安西也待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跟徒兒說說你的收獲吧.”
清風真人淡淡道:“也沒有什麼大的收獲,不過總算了解到了一些魔門的內情.”
“哦,願聞其詳.”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李明玉日後難免會與魔門的人打交道,能了解對手多一點也是好的.
“魔門三宗日月星,日宗這一代的宗主是厲青書,他的先祖是曾任突厥國師的厲嘯天,他常年遊走於吐蕃和大食,暗中操控西域的局勢;月宗這一代的宗主是一名女子,姓易名秋水.她是太平公主門下最小的弟子.韋後之亂時,玄宗陛下正是在太平公主的協助下,誅殺韋皇後以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睿宗複位.後來太平公主與玄宗陛下發生權力之爭,睿宗讓位後,玄宗陛下將太平公主賜死,黨羽或殺或逐,易秋水從此流落江湖;至於星宗則是消息全無.”關於魔門的這些消息雖然隻是一鱗半爪,但也耗費了天師教和慈航靜齋不少的人力物力.
李明玉想了想,有點不解道:“說到底日宗也是漢人一脈,為何老是要和大唐過不去?”
“自從厲嘯天幫助突厥侵唐時,雙方就結下仇怨.當日日宗的高手還意圖行刺太宗,幸得少林十三棍僧出手相救.太宗繼位後,日宗又鼓動突厥多次來犯,妄想扼殺我大唐爭權,結果都是知難而退.經過一番勵精圖治後,*被我大唐消滅,日宗也被趕到天山以北,大傷元氣.不過日宗從此也在西域生根,胡化已深,,視我大唐為洪水猛獸.這也是日宗與月宗一係決裂的原因.”提起往事,清風真人也是感觸良多,“不過,最主要的一點是魔門的人一直主張積極插手塵世間的權利糾紛,所以往往被當權者視為眼中釘.”
李明玉默然.宗教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宗教可以麻醉民眾的思想,避免百姓造反來反抗自己的統治,是統治階級用以控製民眾的工具,但是也被造反者用於鼓動民眾,挑起動亂,危害社會安定.
師徒二人各自各想著自己的心事.沉默了一段時間後,李明玉首先開口道:“那日宗在西域的勢力究竟有多大?”
“日宗先是依附突厥,突厥敗亡後又投靠吐蕃,和興起的大食也有著非一般的關係.背靠大國,再加上宗教的滲透力,可以說日宗對西域諸國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頓了頓,清風真人又道,“你可知道為何大食會發生這麼大的叛亂嗎?”
李明玉聞弦歌即知雅意:“莫非有魔門中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不錯.”清風真人點點頭,接著解釋道,“大食的國教是伊斯蘭教.名義上,他們隻對控製地區內不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征稅.但隨著不斷擴張,越來越多的民族集體改信伊斯蘭教之後,他們仍為了保證利益而繼續對其征稅,甚至為了源源不斷的獲得收入,不再鼓勵被征服地區的人們信奉伊斯蘭教。西域地區原本的宗教,最大的是佛教,其次是襖教,之後就是魔教等,大食人在這些地區所征收的賦稅尤為沉重,這就激起了這些地區的反抗.於是魔門中人不斷潛入大食,鼓動大食境內的民眾起來作亂.”
李明玉輕輕一笑:“魔門這招釜底抽薪為大唐減輕了不少來自大食的壓力,也算是無意中做了一件好事.”
清風真人臉色略顯沉重:“其實安西這裏也發現了魔門中人的蹤影.”
“那師傅可尋找到他們的落腳之處?”
清風真人搖了搖頭:“沒有,魔門的人十分擅長隱藏形跡.不過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讓我發現了一個人很可能和魔門中人有勾結,而且還在暗中包庇他們.不過因為沒有證據,而這人的身份在安西又比較特別.所以沒有進一步的深入調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