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質點頭道:“二位高義。俞將軍,你說呢?”
俞大猷道:“此人雖有武功,卻臨陣脫逃。這可是軍中大忌。”
馬純上問俞大猷:“臨陣脫逃,該處什麼刑罰?”
俞大猷答道:“初次逃亡,打一百大板,再犯絞刑。”
馬純上笑道:“那就先記著張公子臨陣脫逃一次,把一百大板存著。往後他若臨陣脫逃,就先補上一百大板,再施以絞刑。俞將軍,你看如何?”
俞大猷問張茂宗:“你覺得如何?”
張茂宗倒頭便拜:“將軍若肯收留,小人必將肝腦塗地,以報將軍大恩!”
俞大猷淩然道:“你該謝的是馬先生和蘧公子。”
張茂宗對馬純上、瞿煥新磕頭。
見事情了結,馬純上和瞿煥新收拾好包袱,向眾人告別。
俞大猷、趙元質說軍務繁忙,無法相送,改日一定登門拜訪。
蕭昊軒攔住馬純上和瞿煥新,說道:“二位此去南京,難保路上不遇見小股殘餘倭寇。若是不棄,我願護送二位。”
馬純上婉拒道:“抗倭要緊。”
瞿煥新連忙扯著馬純上的袖子說:“師傅,再碰到倭寇,又要切腹了!”
馬純上立刻作揖道:“那就有勞蕭先生了。”
眾人哈哈大笑。
馬純上、蕭昊軒和瞿煥新三人上路,剛出官衙沒多久,身後傳來呼喊聲:“三位請留步!”
瞿煥新心裏苦,怎麼離開滸墅關這麼難?他轉頭一看,是張茂宗。
張茂宗一路小跑到瞿煥新麵前,雙手奉上火德夠寒劍,說道:“蘧公子,我現已投軍,軍中自會發兵刃給我。這口鬆紋古劍,請你收下吧。”
瞿煥新心想路途遙遠,多一把劍還礙事,推脫道:“這劍我拿著沒用。你帶著它斬殺倭寇,才是物盡其用。”
“莫不是公子嫌棄這口劍是我用過的?”
瞿煥新的確嫌棄,又不好直說,隻得找借口:“這是你的家傳寶劍。我不好拿。”
“寶劍贈英雄。公子若不嫌棄,還請務必收下此劍。”張茂宗堅持道。
瞿煥新不解:“這是為何?”
“今日小人見馬先生、蘧公子高義,自知德行有虧,羞愧不已。送公子此劍,一來答謝馬先生替我給船錢,為我求情的深恩,二是感念蘧公子不計前嫌。”
瞿煥新笑道:“你有這心就夠了。”
張茂宗鄭重道:“還有!送走此劍,代表著小人告別過去,痛改前非。如果公子不要它,那小人隻好把它扔進河裏。”
馬純上點頭道:“既然張公子這麼說,煥新,你就收下這口劍吧。”
瞿煥新隻得收下火德夠寒劍。他一時好奇,問張茂宗:“此劍可有名字?”
張茂宗答:“家父管它叫鬆紋古劍,至於來曆,家父也不清楚。此劍已屬於公子,請公子為它賜名。”
“賜名?”瞿煥新笑了,“我可不會。”
馬純上撫須道:“要不就叫火德夠寒劍吧。”
瞿煥新直翻白眼,諧音梗害人還不夠,還要害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