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年紀尚小,還不懂事,常常因為姐姐的沉默寡言感到難過。
可很快,她也被迫長大了。
姐姐那天回來,是帶著傷回來的。
她永遠失去了雙眼。
似乎作為代替的,她從懷裏掏出幾錠銀子,也不知道放在哪,兩隻手胡亂摸索。
原本以為得到的是孩子們開心的笑聲,可是哭聲此起彼伏,如同幾年那個夜晚一樣,響徹至黎明。
那天下雨了。
和雨一同到來的,還有阿黃的死訊。
聽別人說,阿黃自己跑到風月樓去,殺了個管事,然後跳樓摔死了。
他們說,阿黃得失心瘋了。
可是失心瘋的人,怎會在臨走前做好飯菜給她們留著呢?
阿黃是被他們撿來的,名字也是他們起的。
他似乎除了這一桌飯菜,就什麼也沒有留下。
小西知道,阿黃走之前抱住姐姐,塞給姐姐一個什麼東西。
姐姐像是清楚他要去赴死,拚命想要拉住他,可是破碎的身體與空洞的眼神讓她伸出雙手,卻連一絲陽光都擁不住。
對於阿黃的死,大家都很傷心,唯一看起來不難過的,好像隻有姐姐。
不過她也開始學著疊紙人,做花去賣錢。
也是在這個時候,認識阿莊的。
阿莊是一家肉戶的兒子,他家原本生活優渥,生活美好,但自從他們的店鋪被官爺收走,屠夫不認賬,不肯將門麵賣給風月樓,甚至還為此告了五天五夜的官。
可是就在他回家的隔天,就被發現死在後院水井裏,自家小孩,也就是阿莊也在水井裏。
但是阿莊被屠夫高高舉起,直到他被淹死,阿莊也保持著能夠呼吸的狀態,這才得以存活。
單拎出來,這是一個男默女淚的感人故事。
但是阿莊的心裏,怨恨遠遠大於感動。
屠夫舉起的不是孩童幼小的心靈。
那是仇恨的火把,是怨念的延續。
為了複仇,阿莊找到了共同目標的夥伴,也就是他們。
泰安巷的小乞丐們都不簡單,多是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人,其中大部分原因與風月樓有關。
這小小青樓是如何與孩童們扯上關係的呢?
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失蹤的孩子。
這些孩子裏麵,多數為女童。
泰安巷作為距離風月樓所在的街道,最為接近的小巷子,所以這裏的人都清楚風月樓的人和官員們幹的事情。
幾年前,吃童子肉的風波就是由他們引起。
在暗地裏,做著拍賣“人”的行當。
說到這裏,玉蔻微微頷首,心下一驚,對事情了然些許。
前世,的確有這麼個事件。
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被人們重視,達官貴人們通宵作樂,內地權政也僅僅隻有個掛名作用,大多數時候他們並不專心處理事件,用很少一部分錢財就可以賄賂過去。
這也是後麵突變的原因。
這件事情逐漸引起重大問題,就像一滴水落入平靜的水麵,掀起陣陣漣漪,又被風刮起,變成驚濤駭浪。
人們後來還用一個獨特的稱謂來代表那一年。
風月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