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從頭到腳健康美容速成 (7)(3 / 3)

這裏介紹一個黑發的小偏方。取柏葉克、桑白皮克、宣木香

克浸泡油中,天之後取藥油塗抹頭發。長期堅持,秀發定能烏黑閃亮。此方對油無特殊要求,一般的植物油即可,但一定要挑選顏色清亮,質量上乘的。如果愛美的女性能在塗抹藥油的同時,不忘多吃烏發的食物、藥膳,內外兼備,相信女性擁有烏黑的秀發不是夢。

生發——海艾湯

脫發也是很煩人的。瞧著洗發時大把大把脫落的頭發,心疼啊!卻又無計可施。其實,對付脫發,幾千年前就有好方法了。如果頭發是成片脫落,這叫斑禿,可以取生薑皮和人參研成細末,每隔一天用切好的生薑片蘸藥末塗抹脫發地帶就可以了。如果頭發是均勻脫落,可以用海艾、槁本、薄荷、防風、菊花、蔓荊子、荊芥穗、甘鬆、藿香、艾葉加水煎煮,水開後用蒸汽熏蒸頭麵部,水涼一些之後用藥液洗頭,每天一次,注意避免風吹。

脫發往往很頑固,需要內外配合治療,如果單純外用效果不明顯,可以輔助服用下麵的方劑。將何首烏、黑芝麻、核桃仁、天麻、黨參、旱蓮草、白芍研成細末,加入蜂蜜混合均勻,即成膏狀,每次服用克,早晚各一次。

固發——令發不落方

辛辛苦苦讓頭發長起來,再掉了不就前功盡棄了,還得想辦法把頭發固定在頭皮上!《太平聖惠方》中有一個叫令發不落方,將榧子、核桃、側柏葉搗爛,浸泡在雪水中,每天用木梳蘸取浸泡好的雪水梳頭,就能起到固發的功效。

去屑——雞子白法

雞子白就是蛋清,這個方是李時珍收錄在《本草綱目》中的一個養發方,

能增加頭發光澤度,祛除頭屑。方法很簡單,將蛋清當做護發素來用,塗抹在發根處,保留片刻後洗去。除了去頭屑,蛋清的滋潤作用還能起到養發的作用。頭屑問題是比較頑固的,可與食療配合進行,比如每天喝一碗菠菜粥。菠菜粥具有涼血祛風的作用,對血熱風燥導致的頭屑尤其有效。另外,也可以配合頭皮按摩,通過指腹對頭皮的按壓,促進血液的微循環,改善頭皮營養狀況。

止癢——洗發菊花散《禦藥院方》

頭皮發癢其實大多是“風邪”在作怪,中醫認為風“善行而數變”,癢是風在體表走竄導致的,所以,要止癢就要祛風。風也是一種屬於“陽”的邪氣,所以會產生熱的變化,所以祛風的同時還要注意“涼”。《禦藥院方》記載了一個外洗方,將這兩個方麵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值得被頭屑困擾的美人一試。將甘菊花、側柏葉、蔓荊子、桑根白皮、白芷、川芎、細辛、旱蓮草研成末(不用研得很細)。每次取克左右的混合物,加入毫升的水,煮到水還剩毫升左右關火,濾掉藥渣,用藥液洗發,每天一次。此方可以祛風止癢,涼血養發。如果嫌效果太慢或者不夠理想,前麵介紹的涼血潤燥的藥膳也可以配合食用,效果會更理想哦!

頭部按摩

在頭部進行合理的按壓,能夠改善頭皮的微循環,進而改善頭發的營養狀況,解決頭發問題。最簡單易行的是“梳頭功”:將十指分開,做成梳子狀,從前發際開始向後梳,一直梳到後腦勺。在梳理的過程中適當地按壓、叩擊,注意手不要太重,否則會加重頭發的脫落。將頭皮按前後方向分成八條路線,依次按壓,能更好地起到疏通經脈,調理氣血的作用。現在市麵上有很多保健梳,黃楊木的、檀木的五花八門,選擇梳齒稀疏的來梳頭,每天堅持,能有很好的效果。

古美人注重內調,內調+外敷,一雙明眸剪秋水《黃帝內經·靈樞·大惑論》早就說了:“五髒六腑

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意思是如果髒腑功能失調,精氣不能充足流暢地上注入目,就會影響眼的正常功能,甚至發生眼病。顯然,要想眼睛好,自然得髒腑好。調理好自己的髒腑,吃髒腑喜歡的食物,補足精、氣、神,哪還愁眼睛不迷人呢?

《黃帝內經》還指出了眼的各個部分與髒腑的關係。後代醫家在此論述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中醫眼科的“五輪學說”。它將眼睛分成了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五個部分,分別對應人的脾、心、肺、肝、腎五髒。古美人總是根據自己眼睛的具體表現,選用適合自己的小偏方,自然換得秋水盈盈。

眼幹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