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幕金融市場——幻覺和博弈 3D的羅斯和善變的股市
《泰坦尼克號》的經濟啟示:無論是感性判斷還是理性判斷,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短期變化,而是長期趨勢。
2012年4月,注定是一個屬於Titanic的月份。100年前的4月15日,奧林匹克級郵輪Titanic號在處女航中撞上冰山,永眠大西洋海底;15年前的12月19日,天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指導的《泰坦尼克號》正式上映,風靡全球各地;2012年的4月10日,用高科技手段重新製作的《泰坦尼克號(3D版)》走進中國,再掀懷舊熱潮。15年,彈指一揮間,當年輕舞飛揚的青春已經隨風飄逝,在一個娛樂快餐化、口味多樣化、評論苛刻化的新觀影時代,明顯炒冷飯的《泰坦尼克號(3D版)》卻收獲了意料之外的高票房和好口碑。這看上去多少有些匪夷所思,是“3D”成就了老電影的枯木逢春嗎?其實不然。在筆者看來,3D的羅斯並不比2D的羅斯更加美麗,討喜之處不在於“3D”的新變化,而是因為這部愛情電影吸引觀影者的那些長期特質始終還在那裏。豆瓣網上的一條評論言簡意賅地點出了其成功要義:“就算是15年前原封不動地重新放一遍,我也給滿分。”
觀影者都是聰明的,再絢麗的新變化,也不能成為其改變喜好和評判的根本要素。這是一種感官本能,這種感官本能並不適用於經濟世界和金融市場裏的理性判斷。實際上,麵對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經濟、金融環境,人們往往容易被“短期變化”所左右,而未能對“長期趨勢”時刻保有清醒、全麵和理性的認識。在筆者看來,凱恩斯給世人最大的誤導恰恰來自其最著名的言論:“在長期中,我們已經死了。”凱恩斯的本意,在於提醒處於大蕭條肆虐中的人們,不能坐等實體經濟的自我修複,而應相機抉擇,用宏觀政策促進經濟增長。但身處當下主權債務危機不斷演化的背景之中,不確定性廣泛存在,如果人們習慣性地對一係列短期變化賦予過高關注,而忽視長期趨勢的穩定性,則往往容易產生朝秦暮楚的判斷逆轉,在過多、過頻、過亂的短期變化中陷入“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長期研判誤區。在筆者看來,這種短期和長期相互衝突所引致的研判誤區在國際、國內經濟走勢研判的幾大領域已初現端倪。
其一,在美國經濟走勢研判方麵,市場對於近期高頻經濟數據連續“弱於預期”的短期變化給予了較多關注,而忽視了美國經濟處於明顯複蘇周期的長期趨勢。4月以來,美國經濟的數據表現並不理想,4月費城製造指數半年來首現負增長,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下降至692點,3月耐用品訂單環降42%,也遠遜於預期。連續出現的不利消息讓市場對美國經濟走向充滿擔憂,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已重現疲態,將於短期反彈後重回緩慢複蘇路徑。實際上,這種看淡美國經濟的觀點明顯受到了短期變化的誤導性影響,雖然高頻數據連續表現乏力,但一方麵這是前期市場預期上調的自然反應,另一方麵也並未從根本上改變2012年美國經濟周期性領跑的相對強勢,也未改變美國經濟未來幾年持續複蘇的長期趨勢。風物長宜放眼量,對美國經濟的研判,在看到高頻數據走弱的短期變化的同時,更應把握中期和長期趨勢方麵的兩個事實:一是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美國經濟連續六個月處於超預期反彈的強勁路徑之中,業已積累了較強的複蘇動能。二是根據IMF 2012年4月的最新預測,2012年,美國經濟有望增長21%,較2011年提速04個百分點,而全球經濟、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同期都呈現出增長率下滑的態勢;此外,根據IMF的預測,2013—2016年,美國經濟增長預估值為237%、291%、332%和351%,處於明顯的上升通道。
其二,在中國經濟走勢研判方麵,市場對於近期經濟增長減速的短期變化給予了較多關注,而忽視了中國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升、經濟地位有望實現曆史性趕超的長期趨勢。自2012年年初以來,中國經濟數據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降溫趨勢。宏觀層次,經濟增速下降,2012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降至81%,不僅弱於前期表現,也弱於市場的普遍預期;微觀層次,企業盈利能力下滑,微觀活躍度下降,2012年第一季度,企業景氣指數為1273點,較上期下降05點。一係列短期變化讓部分市場人士對中國經濟產生了較大擔憂,甚至有外媒認為中國經濟將在內憂外困之中結束增長神話,陷入發展停滯的泥沼。實際上,這種唱空中國經濟的觀點也明顯受到了增長減速“短期變化”的誤導,一方麵增速放緩是中國經濟力求結構調整的主動作為,另一方麵增速放緩並未改變中國經濟增質提高、不斷崛起的長期趨勢。增長質量的提高體現為內生增長動力的不斷增強和居民財富與消費的長期增長。此外,自主放緩後的中國經濟增速依舊長期高於全球經濟平均增速和新興市場平均增速,這為中國經濟持續崛起奠定了物質基礎。根據IMF的最新預測數據,2012年,中國GDP的全球占比有望達到14988%,較2011年上升0666個百分點,而且,此後數年,這一指標還將繼續上升,到2017年,中國GDP的全球占比可能升至18306%,首次超過美國的17738%,有望實現規模全球領先的曆史性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