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都是折扇惹的禍(1 / 2)

登州地處大華朝的最東端,與新羅隔海相望。登州下轄四縣,治所在蓬萊縣,轄下有北方的重要港口蓬萊港。

蓬萊縣有軍港和民港兩個港口。軍港內有大批駐軍和戰船,不允許民用船隻進入,唐宇想要沿水路南下,隻能去民港乘船。

唐宇趕到港口,卻被告知南下的船隻已經出發了,而下一趟要在五天後才能出發。沒辦法,唐宇隻得返回蓬萊城內等待。

這個時代的城池,唐宇還是第一次見過。他剛才為了趕時間,直接趕去港口並沒有進入城內。而此刻站在城門外的唐宇,內心則被深深的震撼住了。

說實話,蓬萊縣城雖然是登州治所的所在地,但相對來說,隻是一個小城。城池雖小,但是那高高聳立的城牆,城門口處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那盔甲森然的士兵,仍是把唐宇震得一愣一愣的。

唐宇驚訝的看著這一切,心說乖乖,這不過才是個小城,就有此等規模,那都城長安得是什麼樣?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就在唐宇還在內心驚歎的時候,守門的一個士兵衝著這邊厲聲喊道:“兀那小道士,在幹什麼呢?看什麼看,說的就是你。看你賊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什麼好東西。過來接受檢查!”

唐宇四處看看,才知道那個士兵說的正是自己。唐宇沒有別的衣服,隻有道袍可穿,但是唐宇儀表不凡,身高也有一米八多,在這個時代可以算是個“偉人”了,就算此時身著道袍,仍是一副瀟灑不群的樣子,跟賊眉鼠眼可是半點不沾邊。

唐宇很生氣,但是後果並不嚴重,因為唐宇並不傻,那可是朝廷的士兵,以自己一個小老百姓怎麼敢跟人家鬥?不過唐宇也不是那種趨炎附勢之輩,他整了整衣衫,施施然的走到士兵跟前,說道:“是叫我嗎?有什麼事?”

士兵上下打量了唐宇幾眼,厲聲問道:“少廢話,拿出文牒。”

“文牒”是一種證明身份的文件,類似於現在的身份證。老道士剛救了唐宇沒多久,就已經托人幫他辦好了。

這時候的政治還比較清明,士兵並沒有刁難唐宇,檢查過文牒後,就讓唐宇離開了。

這個時代和以前曆史上的大唐時期很相近,而城內的建築布局也幾乎完全一樣。在這裏,商業區和居住區是嚴格區分開的,禁止商販到其他區域經營。唐宇是從南門進入的,而南門附近,就是城內的商業區。

此時商業區內人流往來不絕,各種叫賣聲也是此起彼伏,唐宇心說這都快趕上北京的王府井了,照這個繁華程度來看,這個朝代比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唐時期也不遑多讓了。

這個朝代的皇帝崇信道教,正所謂上行下效,普通民眾對道士也是相當敬畏。人們都不敢靠近身穿道袍的唐宇,遠遠的看到唐宇都是趕緊躲避。而守門的士兵之所以並沒過多刁難唐宇,也有一部分這個原因。

時間一長,唐宇也發覺出不對了,雖然唐宇從書上知道民眾是對道教比較崇信的,但他沒想到會到了這個程度。

雖然道士的地位超然,但唐宇並不想如此,他隻想著做一個普通人,好好融入這個社會,這樣才不會枉費他自己穿越的這一把。正巧旁邊就是一家成衣店,唐宇心中一喜,抬腳向商店走去。

唐宇剛一走進成衣店,店內的夥計就迎了上來,笑嗬嗬的說道:“這位道爺,不知您有何貴幹?”

唐宇一愣,納悶的看著夥計說道:“你這不是成衣店嗎?我當然是來買衣服的。”

夥計尷尬的笑了笑,“嘿嘿,不好意思,小店沒有道袍出售的。”

唐宇這才知道夥計為什麼要那麼問,哈哈笑著說:“誰說我買道袍的?給我挑件普通衣服。”

說實話,這個朝代的衣服穿起來很費勁,唐宇並不喜歡,不過沒辦法,他也隻得入鄉隨俗了。

這家店規模不小,隨著夥計滔滔不絕的解說,唐宇挑中了一套白色的儒衫,穿上對著銅鏡照了照,感覺還不錯,很有一種風liu倜儻的感覺。不過這個銅鏡卻令唐宇很不滿意。銅鏡很小,照的也十分不清晰。唐宇對著銅鏡撇撇嘴,想起以前在網上查過的鏡子製法,心說以後一定要把鏡子弄出來。

唐宇從試衣間內出來,夥計立馬上前阿諛奉承了一番。唐宇擺擺手打斷夥計的話,“行了,再給我拿一件淡青色的來。”

夥計高興的答應一聲,屁顛屁顛的跑去給唐宇拿衣服了。店裏一件衣服的價格是一貫,也就是1000文錢,而一鬥米的價格不過才20文左右,唐宇直接要了兩件,所以夥計才如此的興奮。唐宇並不知道現在的物價,而他不過才有10貫錢,如果照他這個花法,遲早會落魄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