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盟約(2 / 2)

“皇上請速速決斷。”

“請皇上速速決斷...”朝堂之上眾大臣齊聲請命。

趙諶站在一邊冷眼旁觀,蜀國公主雖然逼迫之下讓耶律大石屈從,但耶律大石同樣久居上位,乃是一國之君,就算蜀國公主句句天理,耶律大石也不會咽下這口氣。

耶律大石臉上陰晴不定,長久以來,耶律大石早已忘記了還有人敢忤逆其意誌,耶律大石忽然變得麵色如常,抱拳道:“兩國商定之事乃是大事,還請蜀國公主定奪便是,退朝!”

耶律大石憤然而去,留下眾多麵麵相覷的大臣。

蜀國公主心中歎息,因為耶律大石並非天祚帝的直係子嗣,所以自從登基以來,常常遭人非議,雖然耶律大石勤勉為政,緊抓民生、軍事,但這種聲音從未停歇過,雖然西遼建立穩定,這種聲音有愈演愈烈之勢,別看耶律大石大權在握,但對於皇族直係子嗣的皇族血統,耶律大石從敬畏,到羨慕,到自卑,一直以來都是耶律大石的噩夢。

今日蜀國公主前來,居然將所有的朝臣瞬間歸為其一黨,雖然不少大臣是以遼國前途作為考慮,但在耶律大石眼中便如同背叛了他一般,何況耶律大石十分清楚,在民間蜀國公主的聲望更加如日中天,耶律大石曾經也想過娶蜀國公主為妻,名其正,樹立正統,但蜀國公主對其除了作為英雄般的佩服外,沒有絲毫男女愛慕之情,耶律大石接連受挫,心態也發生了細微的改變。

趙諶上前淡淡道:“這樣真的好嗎?”

蜀國公主輕聲道:“為了西遼,本公主沒有選擇。”

趙諶微微點頭,算是了然。

很快在趙諶和蜀國公主的刻意督促下,宋遼盟約很快簽訂,自澶淵之盟以來,大宋對外談判與協商,大多帶著獻媚,就拿澶淵之盟來說,戰後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實在屈辱,而此次聯盟完全建立在對等的基礎上,而且隻要趙諶願意,完全可以坐地起價,力壓遼國一頭。

但趙諶本著兩國大計,抵禦蒙古之思並未如此,不過隨著貿易的加深,遼國對宋提供戰馬將不再涉限,而宋對遼國的貿易稅降低五分之一,這對於完全控製遼國市場的宋朝來說,根本沒有絲毫影響,在商貿的戰爭中,外族想要與大宋抗爭,那是絕對找死。

趙諶離開遼國之時,蜀國公主五十裏相送,讓趙諶頗為感動,而趙諶調集秦鳳軍的命令已經在路上,趙諶已經和蜀國公主商定,宋軍掩藏進遼軍之中,作為一線部隊,與蒙古作戰,遼國軍隊也開始整理軍備,待宋軍到達便讓開位置。

趙諶已經發出命令,讓安亦奇火速前往秦鳳城,率兵出征,趙諶對於安亦奇同樣信任,更重要的是安亦奇不僅忠誠,更讓趙諶欣賞的乃是那份泰山崩玉麵前而不動聲色的坦然,安亦奇性格之冷靜,就連冷靜著稱的趙諶都做不到,安亦奇的能力足夠獨當一麵,更重要的是趙諶需要一個將領熟悉蒙古軍的作戰方式,在未來的作戰中取得先機。

而趙諶在完成盟約之後,立刻啟程前往黑山軍起兵之地,根據嶽飛的密報,黑山軍在拿下城池之後,並未繼續深入大宋腹地,除了將當地的防禦使斬殺之外,並沒有傷害當地百姓,似乎其中頗多蹊蹺,而當嶽飛加緊調查之時,卻頗受當地駐軍阻攔,而馳援的韓世忠超過應該到達的日子已經數日,連番戰鬥之下,嶽飛對黑蠻軍的戰鬥力頗為驚歎,在奏折之中多有敘述。

趙諶心中了然,但也對黑山軍之事頗多想法,看來黑山軍起兵,並沒有表麵上那麼簡答。

趙諶離開遼國之後,數日以來,耶律大石好似人間蒸發一般,連續數日稱病闕朝,讓一眾文武迫有些把不準皇帝的脈,好在有蜀國公主主持大局,遼國文武倒也並未驚慌失措,有一些人甚至公開表示支持蜀國公主,蜀國公主隻是淡淡回絕。

“砰”地一聲,瓷碗觸地而碎,茶水濺了一地。

耶律大石目光滿含怒氣,臉色氣得扭曲。

得知眾大臣不思如何請出皇帝,反而圍繞在蜀國公主身邊,讓耶律大石愈發惱火,暗暗發誓定要讓這些牆頭草知道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