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在羽柴秀吉主持下,織田信長的葬禮在京都隆重舉行。
但是,織田家羽柴秀吉和柴田勝家的分裂已是箭在弦上。雙方隻是分頭積極準備,等著攤牌的那一天。8月,羽柴秀吉提拔同族的淺野長政和杉原家次為京都奉行官。反秀吉派愈加對這種明目張膽的擴張感到不滿。
為了防備控製京畿以西的羽柴秀吉,柴田勝家特地安排親外甥柴田勝豐駐守長浜城。同時,部將長穀川秀一進駐近江比田城,山崎片家進駐山崎城,山岡影隆進駐勢多城,池田彌三郎進駐大洲城。形成一個對羽柴秀吉的防禦網。外交方麵,除了已是盟友的織田信孝外,伊勢藩國的瀧川一益也被拉入反秀吉陣營。柴田勝家還和曾是織田家仇敵的毛利氏,上杉氏,長宗我部氏,本願寺顯如和尚,甚至德川家康暗通款曲,希望引為外援。老奸巨滑的丹羽長秀和池田恒興則做壁上觀,等著在羽柴柴田勝負已定的時候把寶壓給勝方。
10月29日,劍拔弩張的氣氛似乎稍有緩和,柴田勝家向羽柴秀吉伸出了橄欖枝。柴田軍部將前田利家,不破勝光,金森長近攜勝家的議和書麵呈羽柴秀吉。秀吉在山崎天王山上新築的寶寺城隆重接見了三位使者,並約定化幹戈為玉帛,繼承信長的遺誌,精誠團結統一天下。(無非是雙方都沒完全做好決戰的準備,拖時間罷了。大概秀吉和勝家都希望對方是白癡,相信這個和約。)
轉眼進入12月。冬季,地處北國的日本大雪紛飛,道路被厚厚的積雪壓住,各地之間往來困難。特別是從柴田勝家的越前藩國,通往京畿一帶須翻越崇山峻嶺。在冬季更是大雪封山,而且一不小心就有雪崩,人馬根本不可能通過。柴田勝家怕的就是這個冬季兩家開戰。如果真是這樣,越前藩國的柴田軍主力將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羽柴軍將柴田家在京畿附近的勢力逐一消滅。但如果等到春暖花開,柴田軍殺入京畿,聯合織田信孝,瀧川一益等,勝負就未可知了。柴田勝家主動與羽柴秀吉議和,也是為了熬過這個冬季吧。(右圖為柴田勝家像)
但是,越擔心的壞事情就越可能發生,(墨菲定律murphy‘slaw)羽柴秀吉等的也正是這個天賜良機!與柴田勝家簽和約,也不過是為了把與柴田軍的決戰拖到冬天罷了。12月中旬,趁著天降大雪,羽柴軍向柴田軍發動全麵進攻!
12月2日,羽柴秀吉命部將宮部繼潤防守山*,蜂須賀正勝會同美作備前兩藩國的大名宇喜多秀家負責山陽道,看住了羽柴軍後方的毛利氏,以防其有任何異動。(此時宇喜多直家已病死,嫡子宇喜多秀家繼位。)12月7日,羽柴家主要武將齊集京都,聽從秀吉調遣。10日,羽柴軍主力進駐近江佐和山城,兵鋒首先指向秀吉的故地:長浜城。不巧的是,守將柴田勝豐此時正身染重疾,臥病在床,根本不能迎戰。再加上長浜城是秀吉的“老家”,對城池布防了如指掌,守城軍完全沒有戰勝的機會。思前想後,柴田勝豐決定投降。長浜城又回到了秀吉手裏。
秀吉留下弟弟秀長駐守佐和山城,部將蜂須賀家政駐守橫山城,監視剛歸降的柴田勝豐。主力繼續東進,目標美濃藩國,織田信孝的歧阜城。見羽柴軍占優勢的丹羽長秀,筒井順慶,細川忠興,池田恒興等相繼加入秀吉一方,羽柴軍的優勢愈加明顯。位於尾張藩國的織田信雄因家督問題深恨信孝,不但不出兵援助,反而派兵加入羽柴軍,協助攻城。(兄弟相殘,何至於斯,令外人得漁翁之利!)
麵對龐大的羽柴軍,美濃曾根城城主稻葉一鐵,大垣城城主氏家行廣(氏家卜全次子)皆望風歸降,5萬大軍團團包圍了歧阜城。織田信孝雖有年幼的家督織田三法師做擋箭牌,但眼見柴田勝家的援軍無望,也隻得乖乖向秀吉投降。12月20日,歧阜城開門。作為投降條件,信孝交出了毫發無損的三法師,並將自己的親生母親阪夫人,妹妹,並兩個重臣的母親做了秀吉的人質。自此,織田家所有後裔都成了秀吉的臣下,乾坤徹底顛倒。(在以下克上蔚為成風的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在地下也隻能苦笑啊!)
12月29日,秀吉回到大本營姬路城,準備開開心心過個年。可是沒想到,秀吉稍一鬆懈,伊勢的名將瀧川一益就接連攻城掠地,搶了好幾座城池。正月5日,年還沒過完,無奈的秀吉隻得上路討伐瀧川一益。(右圖為瀧川一益畫像)
原來割據伊勢藩國長島城的瀧川一益趁著過年,附近龜山城城主關盛信上姬路城向秀吉拜年的當兒,偷襲了城池,並順勢搶占了峰城。此時瀧川軍已占領鹿鈴隘口,嚴陣以待羽柴軍。以瀧川一益的計劃,大約是要準備與柴田勝家聯手,形成對羽柴家的夾擊之勢吧。
可惜,瀧川一益太心急了點。挑在正月起兵,羽柴秀吉根本不必分心被大雪困在越前藩國,動彈不得的柴田軍。隻需集中優勢兵力,在雪化之前擊潰瀧川軍就得了。果然,羽柴軍於2月7日在佐和山城完成集結,全軍號稱7萬5千人馬,分三路殺奔伊勢。
左路,羽柴秀吉的弟弟羽柴秀長,率筒井順慶,稻葉一鐵等2萬5千眾,經美濃尾張兩國殺入北伊勢。中路,秀吉的外甥羽柴秀次率2萬多眾直*瀧川一益的老巢長島城。而右翼是羽柴秀吉主力軍團,大將羽柴秀勝,蒲生氏鄉,細川忠興,森長可,黑田孝高,淺野長勝,堀秀政,山內一豐等皆在此軍效命,共3萬人馬,目標乃是奪回被瀧川軍偷襲的龜山和峰城兩城。(下圖為討伐軍進兵圖)
可憐瀧川一益全軍加起來才6千多人,怎麼抵擋得住來勢洶洶的羽柴大軍?2月中旬,峰城陷落,3月3日,彈盡糧絕的龜山城開城投降。瀧川一益不戰而逃出長島城,移駐桑名城繼續抵抗。由地圖可見,羽柴軍再*近的話,瀧川一益大概隻有跳到海裏打水戰一條路了。
正當羽柴秀吉準備擴大戰果,徹底消滅瀧川一益的時候,春暖花開,冰雪消融的春季已經到了。3月12日,憋了一個冬天氣的柴田軍終於出動,先鋒前田利家,佐久間盛政殺入近江藩國,於琵琶湖北岸的柳瀨安營紮寨,並趁勢劫掠長浜城城外民居。羽柴軍聞訊緊急調頭北上,迎擊新敵,僅留織田信雄和蒲生氏鄉兩軍繼續和瀧川軍周旋。令秀吉稍感欣慰的是,雖然後方還有柴田家的同黨在活動,但已經不能對羽柴軍後方形成多大威脅。
15日,羽柴秀吉回師佐和山城。16日,羽柴軍主力進入長浜城,全軍於城北賤嶽山紮寨。同時,柴田勝家主力軍團也到達柳瀨,與羽柴軍隔山而峙。依常理來說,柴田軍遠道而來,軍需供應要翻山越嶺,應速戰速決才是。但出乎羽柴軍之預料,柴田勝家竟然命令前田利家及佐久間盛政構築城寨防線,擺出打持久戰的陣勢。柴田軍的防砦建造得如此堅固,以至於今天人們還能見到當年戰場的城砦遺跡。相應的,羽柴軍也在賤嶽山築砦禦敵。
為了打倒秀吉,柴田勝家此次是傾全國之兵而來,總數約3萬人馬。除了前田利家,金森長近一班老將外,勝家的義子柴田勝政,年輕的猛將佐久間盛政,不破勝光,長連龍等亦都隨軍出征。柴田勝政和佐久間盛政乃是親兄弟,叔父是不幸被織田信長解雇的佐久間信盛。柴田勝政後被柴田勝家收養,而佐久間盛政因為勇猛善戰而被織田信長召回,做了柴田勝家部下。不破勝光之父乃是和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一齊被稱為柴田勝家部下“府中三人眾”的不破光治。不破光治已於三年前過世,不破勝光繼承家督之位,乃是將門虎子。
可惜的是,柴田軍另一老將佐佐成政並未趕到賤嶽戰場。由於羽柴秀吉的出色外交攻勢,越後藩國的領主上杉景勝倒向羽柴家,並出兵攻擊柴田勝家的越中藩國,絆住了佐佐成政一軍。佐佐成政未能出戰,很大程度影響了賤嶽之戰的最後結局。